2025年7月至8月,湖北医药学院全科医学院的学子们进行了“全科医学与健康中国”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基层,认识基层医院,开展社会服务。通过实地观察、岗位体验、深度访谈等形式,近距离感受基层医院的日常运作与医护人员的坚守奉献。
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每日早上8:00-9:00,赵鑫宇同学跟随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中心卫生院的各个临床医师进行查房,从高血压老人到发热孩童,赵鑫宇同学倾听主诉、记录病程。在狭小诊室中,医生们耐心询问,用方言拉近距离——赵鑫宇同学不仅学习如何从有限体征中抽丝剥茧,更体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基层智慧。
图为赵鑫宇同学跟随临床医生进行查房工作。赵鑫宇摄
联棚乡的晨露与星光,已悄然融入医者之路的初心。在这次社会实践之后,赵鑫宇深有感触,他表示:“以前觉得医院只是看病的地方,现在才知道基层医院承载着这么多健康责任。”他还呼吁所有医学生都行动起来,一起感受这一份责任,为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2025年7月1日-7月5日,刘卉玘同学在应城县黄滩镇卫生院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她在全科门诊协助医生整理病历、引导患者。这里的患者多是熟面孔——张大爷的高血压药快吃完了,李阿姨的糖尿病血糖又波动了,医生不仅要开处方,还要反复叮嘱“少吃盐”“定期测血糖”。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70岁老人突发腹痛,医生初步判断为急性阑尾炎后,一边联系上级医院转诊,一边安抚家属情绪,整个过程快速有序,展现了基层医生“小病善治、大病善识、急病善转”的能力。
图为刘卉玘同学观摩病人的治疗过程。刘卉玘摄
5天的实践让她褪去了对医疗行业的“理想化滤镜”,看到了基层工作的琐碎与艰辛,更敬佩医护人员在有限条件下的坚守。她认为,作为医学生,未来若有机会,她愿意到基层去——那里或许没有先进的设备,但有最真实的需求;或许没有耀眼的光环,但能直接触摸到“健康中国”的脉搏。
2025年6月30日-7月,朱慧珊同学以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镇卫生院为实践阵地,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她制定了系统性实践计划。第一阶段:全面摸底调研。第二阶段:临床一线观察。实践初期,她一头扎进卫生院资料室,翻阅厚厚的文件档案。子陵镇卫生院虽积极响应分级诊疗政策,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规范手册》,明确了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稳定期管理)的基层首诊、康复期下转标准,但实际执行中,配套激励机制匮乏——医生转诊既无绩效奖励,也未与职称评定挂钩,导致部分医生对转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与行政人员交流发现,卫生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的信息反馈渠道也不通畅,转诊患者后续诊疗结果难以及时回传,影响基层医生对病例的持续跟踪与经验积累,使得分级诊疗的闭环管理难以实现。
在临床跟随诊疗过程中,她见证了分级诊疗在实际操作中的复杂百态。全科门诊王医生对分级诊疗理念贯彻较好,遇到一例冠心病术后康复患者,评估其病情稳定、符合下转条件后,主动联系镇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协助患者完成转诊,还为社区医生详细交接康复方案。但也有医生反映,基层检查设备有限,对复杂病情判断准确性不足,不敢轻易下转患者;同时,上级医院专家下沉坐诊频次低,基层医生难以及时获取疑难病例指导,遇到疑似需上转患者时,因担心转诊后患者不,往往选择“留院观察”,导致分级诊疗的双向转诊通道“上转易、下转难,基层首诊吸引力弱”。
图为朱慧珊同学在资料室翻阅文件档案。朱慧珊摄
此次实践过后,她深刻认识到,分级诊疗政策在基层落地,面临制度衔接不畅、医疗能力不足、医患认知滞后等多重挑战。理想中“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在基层执行时,受限于资源、观念、管理等因素,难以完全照进现实。但这也恰恰凸显基层医疗研究与实践的价值——唯有深入一线,才能发现真问题,为政策优化、制度完善提供鲜活依据。
2025年7月,黎丹同学在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首日,她深度访谈了院长,了解政策背景与现状挑战。吴亚平院长介绍了中心承担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三大领域14项服务。2025年深化医改背景下,中心聚焦三大转型:一是资源整合,依托医联体引入三甲专家定期坐诊,建立检查互认、方案共享、绿色转诊机制,半年内双向转诊效率提升40%。二是人才强基,对接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政策,借鉴嘉鱼县经验(年补1.3万,服务满4年可深造本科),吸引青年人才。三是数字赋能,建设智能转诊平台,推动三级医院50%号源优先向社区开放,提升服务可及性。医联体合作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专家诊疗、避免重复检查、缩短急危重症救治时间、获得远程多学科会诊。
图为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黎丹摄
本次实践深化了她对分级诊疗制度“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核心价值的理解。她认为,这份经历不仅增长知识,更坚定了信念:医学的价值不仅在技术之精,更在情怀之深;医者的使命不仅在治愈疾病,更在守护生命尊严。作为新时代医学生,她将以此为起点,夯实专业,厚植情怀,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近距离接触基层医疗一线。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通过实践不仅增进了对基层医疗工作的了解,更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坚守与担当。学校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基层、了解社会,为未来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通讯员赵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