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光自熠”残障人士自立自强建设实践调研团在南京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聚焦残障人士培训、就业、康复等关键领域,实地走访企业工厂、街道社区、公益组织及政府部门,深入挖掘各类社会主体在助残爱残、推动残障人士自立自强建设的实践创新,为助残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1.企业篇:以社会责任搭建残障人士就业核心场所
企业是残障人士锻炼技能、实现自强增收的重要阵地,实践团先后走进千玺电器、英华达(南京)有限公司以及格力电器(南京)有限公司,调研企业在残障人士自立自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三家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的企业,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展现着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7月9日上午,实践团走进南京千玺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在企业相关负责人董经理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深入一线生产车间进行实地调研,团队成员认真观察流水线上的工作流程,并特别关注了残障员工的工作岗位设置和工作状况,并认真听取了千玺电器在招聘、培训、管理残障员工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7月11日下午,实践团前往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英华达专职残障员工沟通师赵女士围绕聘用残障人士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访谈,赵女士重点介绍了英华达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同工同酬、专属支持、生活关怀”残障员工帮扶模式,这为推动企业参与到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公司人员陪同下实地参观残障员工生产车间、宿舍以及食堂等公共设施,直观感受残障员工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场景,对访谈中提及的各项便利措施有了更具体的认识。7月15日下午,在格力电器(南京)有限公司,实践团成员在格力公司王主任的带领下,进入一线生产车间进行实地参观,了解残障员工的工作内容。在调研过程中,王主任为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南京格力公司招聘残障员工的发展过程以及残障员工的岗位薪酬待遇,实践团成员切实体会到格力公司“以人为本”理念在服务保障残障员工中的践行。
实践团参观千玺科技生产车间
实践团参观英华达科技产业园区
实践团参观格力电器生产车间
2.社区篇:以互助温情践行残障人士生活保障一线职能
社区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的主阵地及残障人士的生活居住场所,在残障人士服务保障中具有重要地位。实践团成员7月14日上午走进玄武区紫金小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调研残障居民触手可及的依靠。实践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陈主任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辖区残疾居民的情况及社区提供的服务,重点介绍社区“残疾人之家”的重要平台价值,尤其在过年过节会举办关怀活动,搭建交流互助的桥梁。陈主任分享的帮扶故事,展现了社区与残疾居民之间建立的信任与和谐关系,社区开设的党建、民政、社保等“一站式服务”窗口,更是将便利送到了居民家门口,成为解决日常生活需求的坚实支撑点。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真切体会到社区在残障人士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基础性作用。
实践团在紫金小营社区进行访谈
3.公益组织篇:以专业赋能筑牢残障人士兜底服务平台
社会公益组织为社会化助残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道路,在鼓楼区萤火虫助残站和江宁区湖熟街道君子残疾人之家,实践团感受到了公益组织所具有的另一种温度。7月12日上午,在君子残疾人之家负责人熊老师带领下,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机构果蔬种植区、多功能厅、康复训练室、艺术疗愈中心、宿舍等区域,在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熊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熊老师详细介绍了残疾人之家开展残障人士托养服务、专业性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等情况,并通过典型事迹讲述展现了残障人士自立自强的心路历程。7月14日下午,实践团走进萤火虫助残站,工作人员杜女士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机构的核心目标:破心墙,促融合,并进一步介绍了机构实现的专业化残助残模式,通过招募残疾人志愿者,利用其特有的同理心和信任优势,让服务对象更容易接纳帮助。在这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从专业的角度重新认识残障人士的康复、培训和就业过程,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爱与关怀汇聚的力量,也为众多残障人士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立自强而感动。
实践团在君子残疾人之家进行访谈
实践团在萤火虫助残之家进行访谈
4.政府篇:以制度保障构筑残障人士服务融合共生机制
在7月11日上午实践团与江宁区残联刘主任的专题访谈中,则从更高层面揭示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脉络。访谈聚焦就业促进、康复服务、权益保障、文体活动、科技赋能五大领域,刘主任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江宁区在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开发、社区康复、法律援助、融合文体项目推广以及智能辅具应用等方面的实践与挑战,并就优化精准帮扶、提升社会参与度提出了具体建议,特别对高校青年人才参与到助残爱残事业中表达了期待。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背景,提出了科技助力无障碍改造、开发数字化康复平台等创新建议,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意愿,计划在需求调研、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努力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高校智慧力量。
实践团与江宁区残联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从企业的生产线到社区的服务中心,从公益组织的温暖小屋到政府部门的政策蓝图,“心光自熠“实践团成员们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残障人士自立自强之路上的多元支撑力量。此次实践探访,不仅是基层助残实况的生动一课,更是社会责任的火种传递,实践团成员真切感受到生命间的真诚互助如何消融隔阂,更深感青年智慧与力量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实践团调研合照
唯有汇聚更多的青春之“光”;方能照亮更多渴望沟通的“心”灵角落;让残障人士在“自”立自强中“熠”熠生辉。
供稿:夏梦珂
供图:陈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