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当·知行合一”——汉江师范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武当山文化调研圆满收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6月29日至7月2日,文学院赴武当山“武韵探源”小分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5人赴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围绕“世界遗产视域下武当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主题,开展为期4天的调研实践。活动通过博物馆参观、景区走访、交流总结等形式,让团队成员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脉搏,在知行合一中涵养家国情怀。
一、走进武当博物馆:在历史纵深处叩问初心
6月29日上午9时,团队抵达武当山特区第一站——武当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以武当山道教文化为专题的国家二级博物馆,馆内“道教简史”“仙山名人”“太极武当”等展区共展出文物2000余件(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驻足于明代铜铸鎏金玄天上帝坐像前,聆听“北修故宫、南修武当”的浩大工程故事;在“九宫九观”沙盘前,大家借助数字投影技术直观感知古建筑群的空间布局;在“雷火炼殿”幻影成像前,同学们被古代工匠智慧深深震撼。
二、深入武当景区:用脚步丈量世界文化遗产
6月30日至7月1日,团队以“徒步”的方式,对武当山古建筑群核心区域进行了系统考察。两天时间里,同学们踏访了太子坡、紫霄宫、南岩宫、金顶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紫霄宫,武当武术传承人现场演示武当太极拳,并解答队员们关于“传统武术如何走向世界”的提问;7月1日上午12时30分,团队登上海拔1612米的金顶,感受“万山来朝”的磅礴气势。“只有真正用脚步丈量,才能体会古人‘五里一庵十里宫’的选址智慧。”团队指导老师在远程指导时寄语。
三、集中研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7月2日上午,团队在驻地“道隐山居”民宿召开社会实践总结会。会上,5名队员结合专业背景,围绕“武当山古建筑防震技术”“道教音乐非遗数字化”“海外社交媒体武当形象传播”等分主题汇报初步成果,探寻武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团队指导老师指出:“同学们的调研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针对性,体现了新时代史学青年的使命担当。”
四、青春感悟:让文化自信在躬身实践中生根
“以前读《徐霞客游记》,只觉文字瑰丽;如今站在飞升崖上,才真正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深意。”团队成员梅同学在朋友圈写下如是感悟。
短短四天,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深刻体悟到“两个结合”的思想伟力。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调研成果带回校园,通过讲座交流分享、文创设计等形式,让更多青年读懂武当山这本“立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以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誓言。
社会实践推荐
- 归暖桑梓队圣庙村纪实:一日速递温暖
- 7月20日,淮北师范大学“归暖桑梓队”5名学子赴安徽凤阳圣庙村开展“三下乡”实践。团队践行“一日速达·精准暖乡”理念,高效实施“闪
-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