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学子郭洁颖于2025年8月1日至3日前往山西林宏源绿色低碳资源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得到了该公司的大力支持,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就餐、住宿、交通等多方面的保障,并安排了参观座谈与调研等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探寻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现状与突破方向。
实践期间,调研团深入考察了山西林宏源科技的废料回收产线,针对高温合金废料再生利用展开细致调研,发现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设备效能、工艺瓶颈及产业协同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设备效能方面,现有分选设备对稀有元素的筛选精度有限,导致部分稀有元素随废渣流失;熔炼炉热效率也低于行业先进水平,使得单位废料熔炼能耗较高,造成了能源浪费与碳排放冗余。工艺上,再生过程中提纯技术落后,不仅影响稀有元素回收率,还导致合金产品杂质含量较高,难以应用于高端精密加工场景;同时,现有工艺自动化程度低,能耗波动大,给稳定控碳带来困难。而在产业协同层面,再生合金与下游冶炼、精密加工企业缺乏数据协同,原料纯度和成分的波动增加了下游企业的二次加工能耗,且双方尚未建立碳成本共担与技术协同机制,制约了全产业链的降碳进程。
面对这些问题,调研团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行业先进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设备与工艺升级方面,建议引入量子分选设备以提升稀有元素筛选精度与回收率,将熔炼炉改造为蓄热式烧嘴结构以提高热效率,降低单位能耗;同时部署AI熔炼控制系统,实时采集参数并动态调整熔炼曲线,稳定能耗,开发定向提纯技术,结合化学萃取与真空精炼,提升稀有元素回收率与再生合金性能。
在产业链协同降碳方面,倡导建立“废料回收-合金再生-下游应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同步,助力下游企业提前调整参数,减少二次加工能耗;创新推出“废料回收-再生合金-碳积分”闭环体系,下游企业以再生合金替代原生料时可获取碳积分,而林宏源科技回收下游加工废料,拓展回收原料来源,形成产业内碳闭环,进一步减少碳排放。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山东大学(威海)的学子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宝贵机会,也为山西林宏源绿色低碳资源利用科技有限公司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