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知行合一探配电,青春赋能强电网——南京师范大学宁电沛行·擎光实践团赴沛县配电运检中心参观实习活动

    2025-08-07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擎光实践团
  202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擎光实践团的队员们怀揣着对电力行业的好奇与憧憬,踏入了国家电网沛县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开启了一场充实且意义非凡的参观实习之旅。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深入了解配电网络运行、检修与维护的全过程,感受电力系统保障千家万户用电安全的重要使命。
  一、专业讲解:筑牢知识根基
  
  国网沛县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相关负责人对学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通过一场生动的讲解,向学生们全面介绍了中心的职能与工作内容。沛县配电运检中心作为保障当地配电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部门,承担着诸多重要职责:
  
  ·设备运行管理:利用先进智能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辖区内配电线路如架空线、电缆、配电变压器、开关站、环网柜、配电箱等设备运行状态。分析负荷变化趋势,提前预测并防止设备过负荷运行,确保电压质量稳定达标,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可靠电力供应。
  
  ·检修维护:严格按计划对配电设备开展定期检修、试验。如用高精度绝缘测试仪器、接地电阻测试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潜在缺陷,避免故障发生。针对突发故障,组建专业高效紧急抢修队伍,配备先进设备与技术,最短时·间抵达现场恢复供电,降低停电影响。夏季用电高峰,面对强对流天气引发的线路故障,抢修队伍快速响应,平均抢修时间努力做到越来越短,保障居民正常生活。
  
  ·网络建设改造: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用户需求,参与配电网络规划建设。依据负荷增长情况,合理新增、改造配电线路与设备,优化网络结构。大力推进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广泛应用自动化开关、智能电表等技术,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提升运维效率与供电可靠性。
  
  ·安全管理与应急:制定严格细致配电作业安全规程,专人监督现场作业,杜绝人身和设备事故。针对台风、暴雨、冰冻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故,编制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关键时刻迅速响应、协调资源恢复供电。
  
  二、实地参观:触摸电力“脉搏”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深入沛县文景小区配电室实地参观学习,近距离接触各类电气设备,感受电力系统“最后一公里”的运行奥秘。
  (一)安全工具柜:守护作业安全
  
  踏入配电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安全工具柜。柜内整齐摆放着绝缘手套、绝缘靴、安全帽等安全用具,这些工具是运维人员作业时的“护身符”。工作人员介绍,安全工具需定期检验、妥善存放,确保在紧急抢修、设备巡检等工作中,为运维人员提供可靠防护,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下图是工作人员现场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工具,如验电器,确保在实习中的安全以及让学生能够完成一些安全辅助工作。
  
  (二)电气一次系统图:解码电力“神经”
  
  墙上的沛县东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1#配电室10/0.4kV电气一次系统图,成为队员们解码电力分配逻辑的“密码本”。图中清晰标注着计量柜、馈线柜、变压器等设备的连接关系与运行原理,工作人员结合实际设备,为学生们讲解电力如何从10千伏高压经变压器降压为0.4千伏低压,再通过出线柜精准分配到小区各用户,让抽象的电路知识变得直观可感。
  (三)开关柜群:电力分配中枢
  
  目光聚焦于排列整齐的开关柜,这是配电室电力分配的“中枢大脑”。进线柜承担着引入外部电源的重任,内部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等组件协同工作,实现短路、过流保护与电量分配。馈线柜则像“电力分发站”,通过多组抽屉开关回路,将变压器输出的低压电能精准送达小区各个用户与用电设备。计量柜内电能表、互感器密切配合,精准计量电能消耗,为电费结算提供依据。电容补偿柜通过电容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网的用电质量,降低无功功率。联络柜在单母线分段、双母线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满足不同运行方式需求,故障时还能有选择地切除负荷,保障供电稳定性。此外,还配备备用馈线柜以预防突发状况。
  
  (四)配变设备:电能降压站
  
  800KVA的配变设备,静静伫立在配电室一侧,承担着高压转低压的核心任务。工作人员解释,它通过内部绕组结构,将10千伏高压电能平稳转换为0.4千伏低压电能,适配小区居民日常用电需求。设备表面“有电危险禁止触摸”的警示标识,时刻提醒着电力作业的安全底线。
  
  (五)智能控制柜:运维智慧眼
  
  在配电室一角,1#配电室DTU终端柜、直流屏等智能控制柜十分醒目。DTU终端柜如同配电室的“智慧眼”,实时采集、上传设备运行数据如电压、电流、开关状态等,助力运维人员远程监测、精准研判。直流屏则为继电保护、控制回路等提供稳定直流电源,保障设备控制与保护系统可靠运行。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三、交流互动:碰撞思维火花
  
  参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使用安全工具,认识了各种电气设备,还通过亲自观察未通电的备用设备加深了解。

  学生们积极提问,与工作人员展开热烈交流讨论。面对“开关柜异常报警如何快速排查”“智能电表数据采集原理”等问题,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耐心解答,分享工作经验与心得,让学生们收获颇丰。有学生不禁感慨:“这次参观实习太有意义了!以前在课本上学的变压器只是冰冷的名词,今天亲眼看到它们的运行状态,还了解到背后复杂的保护、控制逻辑,才明白保障居民用电稳定有多不容易。这也让我更清晰了未来学习方向,得把理论学扎实,以后为电力运维出份力!”
  
  四、参观实习感悟
  
  回顾这段充实的参观实习历程,队员们不仅直观感受到了电力系统配电运检领域的实际运作场景,更在与一线运检人员的交流中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细节紧密衔接。那些精准的配电检修操作流程、智能电网前沿技术应用,以及抢修团队在突发停电时展现的专业判断与协作素养,都让学生们对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从理论公式的抽象推演到检修现场的具体操作,从设备原理的书本阐释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实践诠释,这段参观实习经历既生动检验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边界,更让队员们深切认识到,能源强国的伟业呼唤既懂技术又有担当的电力人才,更激发了将所学融入电网建设、守护万家灯火的使命自觉。我们必将把此行对配电网络“最后一公里”安全守护的体悟,转化为深耕专业的动力,带着技术精进与责任传承的双重思考,在专业领域持续探索,未来也期待能以专业能力守护万家灯火。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