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情系海疆同筑梦,推普振兴新农村

    2025-08-07    阅读: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语振金声”推普助兴实践队

  8月6日,中国海洋大学“语振金声”推普助兴实践队再次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屯坪社区,面向当地少年儿童开展普通话推广与海洋文化体验教学活动。实践队员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在提升当地儿童的普通话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同时不断增强他们对海洋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以海洋知识为主题,实践队员开启了上午的教学活动。实践队依托学校海洋学科优势,设计了“海洋五层生态结构”“海洋重要性”等教学环节。在讲解过程中,孩子们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讲解到海洋民俗和传说时,他们的热情更是高涨,并主动分享自己所知的海洋民俗。为了强化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实践队还组织了海底火山小实验,借助厨房常见材料复刻深海热液场景,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海洋知识,让孩子们在亲手操作中直观感受海洋的奥秘。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并主动分享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和想法,现场气氛活跃。在介绍海洋知识的同时,实践队成员也强调了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学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等方向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方面的贡献。通过这些介绍,孩子们在学习海洋知识的同时还对中国海洋大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和向往。
  下午,海洋文学课堂同步开启。实践队成员首先带领孩子们解读了《老人与海》这一经典文学作品,引导他们分析作品中的精神特质和深蕴的道理。随后,实践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诵读了普希金的《致大海》与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于朗朗读书声中不断体会文学与海洋融汇的魅力。少儿口才课上,实践队根据孩子们开班时进行的自我介绍,帮助他们优化表述,提升表达能力。“语言不是背稿,而是生活,”实践队员表示,“我们希望孩子们先有兴趣,再谈标准。”相较于第一天略显模板化与套路化的自我介绍,孩子们的表述更富个人特色与自信,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故事接龙大赛,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展现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才能,真正做到了将普通话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室内教学之外,实践队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了集市调研活动。当天恰逢当地每周一次的大型三坪集市,实践队成员前往集市发放普通话宣传册并调研了普通话在当地的使用情况。在集市上,实践队成员通过采访当地居民,了解到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一位受访居民表示:“普通话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在这样的集市上,普通话的使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流,这对我们的生意非常有帮助。”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为其认识广阔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中国海洋大学“语振金声”推普助兴实践队的新疆之行,在有效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同时,有力促进了文化交流融合,为当地教育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教育的力量与文化的魅力,也更加坚定了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厚植家国情怀的决心。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