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脚步丈初心——淮北师大实践团文化遗址参观实录

    2025-08-07    阅读: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薪火照皖北·红烛育童心”——红色基因与乡村教育融合实践团队 徐知琴
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脚步丈初心——淮北师大实践团文化遗址参观实录
       2025年7月21日至7月28日,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薪火照皖北·红烛育童心”红色基因与乡村教育融合实践团队,以“红色江山红色路,青春力量青春行”为主题,奔赴淮北市临涣、双堆集等地,踏访三处红色文化遗址,在行走中研读淮海战役的火热史诗,在凝视中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动能。
       7月21日,团队前往临涣总前委旧址。青砖院落里,仍保存着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用过的木桌、油灯与发报机。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用卷尺丈量当年作战地图的尺寸,用手机扫描展柜里的支前账本,计划回校后做成数字沙盘。当听到“最后一把米当军粮”的故事时,大家自发在留言簿写下“把‘小推车’精神带回校园,做成可以搬上讲台的思政教具”。
       7月22日,团队到达朱务平烈士纪念馆与故居。斑驳的土墙、昏暗的油灯,把1927—1932年皖北地下斗争的紧张氛围瞬间拉满。队员们在《致妻书》复制件前静默抄录,把原文逐字录入手机文档,准备剪辑成配乐朗诵短片。离馆前,全体队员面向烈士塑像三鞠躬,并将一束自采的野菊放在碑前,心里默念:今天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曾负重前行。
      7月23日,实践团队抵达双堆集烈士陵园。烈日下,纪念碑的汉白玉碑体耀眼夺目,“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遒劲有力。队员们在碑前整齐列队,默哀一分钟,随后依次敬献亲手折制的千纸鹤,每一只鹤的翅膀上都写着一位同学的名字和一句承诺。走进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大家围着巨幅作战沙盘记录黄维兵团的包围圈坐标,心有所感。有位党员同志说道:“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路行走,一路采集,一路思考。队员们把车轮印、镣铐纹、战壕坐标统统“装”进背包,更把“敢于胜利、勇于支前”的信念刻进心里。大家约定:回到学校,要把这些带着泥土温度的素材变成可复制的研学课程、可分享的云端展馆,让更多青年在“红色江山红色路”上接力奔跑,用青春力量续写新的淮海故事。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