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与轴承馆社会实践专访稿
2025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并不是个例,早在 2009 年 3 月 31 日至 4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信重工等国有企业做过调查研究,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原工业振兴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让全市工业战线工作者备受鼓舞、干劲倍增。
作为新时代青年,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寻迹中原”实践团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走进中信重工和轴承馆开展参观、调研、学习活动,深刻体会到“制造强国”战略的深远意义,以及传承工业精神、攻克核心技术的时代价值。
参观学习:触摸工业脉搏
中信重工的厂房里,巨型机床运转的轰鸣仿佛是工业时代的脉搏跳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套宽厚板轧机等“国之重器”,见证了中国重型装备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轴承馆内,从精密的微型轴承到支撑高铁飞驰的大型轴承,近千件展品串联起我国轴承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百年历程,每一件展品都镌刻着工业人的执着与突破。
实地调研:凝聚发展自信
实践团成员与一线工人、技术专家、参观群众深入交流。青年技术骨干讲述的“十年磨一剑”攻克轴承材料难题的故事,彰显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创新自信;老工程师感慨“从依赖进口到实现自主可控”的变化,印证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坚实进步;外国客商在中信重工智能生产线前驻足赞叹,直言“中国装备的精度与效率令人惊叹”,展现了中国工业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中信重工与轴承馆是中国工业文明传承发展的生动缩影。从工业遗产中汲取奋斗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突破技术壁垒,对于夯实制造强国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展望:产创融合共谱新篇
老一辈工匠,以铁锤钢钎锻造工业脊梁;新时代创客,用智能科技激活产业潜能。“一部洛阳工业史,半卷中国装备篇。”装备是工业的骨骼,承载着民族工业的奋斗记忆,更寄托着制造强国的未来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岁月不语,惟器能言。“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工业遗产保护好、把制造精神传承好。”总书记的嘱托指引方向,激励着中原儿女在工业振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多“中国制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