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安工大 “拾光者” 实践团:以青春之名,赴社区之约

    2025-08-09    阅读: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拾光者”实践团队
  
  在这个热情洋溢的夏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拾光者”实践团队,怀揣着对社会服务的热忱与探索基层的好奇,踏入了沙塘街道卜树集社区,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之旅。这群青春正好的学子,以行动为笔、实践为墨,在社区治理的画卷上,书写属于他们的担当与成长。
  一、青春集结,奔赴基层之约
  八月上旬,卜树集社区的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整洁的道路上。“拾光者”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身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沙塘志愿者”红马甲,整齐列队。他们中,有对社区工作充满好奇的大一新生,也有渴望用所学回馈社会的高年级学长,虽来自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却因同一个服务社会的梦想汇聚于此。
  团队以“青春赋能基层治理,实践筑牢成长根基”为目标,希望通过深入社区,在服务中了解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将课堂知识与现实需求衔接,让青春在基层沃土中扎根生长。社区工作人员的欢迎与嘱托,更让他们深知此次实践的分量——不是简单的体验,而是一场关乎责任与成长的奔赴。
  二、环境焕新,绘就宜居底色
  (一)公共区域:细微之处见担当
  实践首日,团队便投身社区环境整治。在社区广场,成员们分工明确:有的手持扫帚,清扫路面落叶与烟头;有的拎着水桶抹布,擦拭健身器材、座椅等公共设施。看似常规的清洁工作,他们却做得格外认真。
  “这些健身器材每天都有居民使用,擦干净不仅美观,还能让大家用得安心。”成员小张一边擦拭,一边和身边伙伴说道。在清理社区角落时,面对堆积的杂物,他们不嫌脏累,合力搬运、分类整理,让长期被忽视的卫生死角重归整洁。路过的居民纷纷点赞,一句“谢谢你们,小伙子们真能干”,让成员们收获满满成就感。
  (二)信息阵地:擦亮沟通窗口
  “卜树集社区居务公开栏”是社区传递政策、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团队成员们仔细擦拭公开栏的玻璃与框架,去除灰尘与污渍。擦拭过程中,他们还主动了解栏内内容,从社区财务公示到文化活动通知,从医保政策解读到志愿服务招募,这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让他们意识到公开栏“小阵地”承载的“大作用”——是基层治理透明化、拉近干群关系的关键一环。
  “原来社区工作这么细致,连水电费收缴标准都要公开,这就是在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啊。”成员小李擦拭之余,不禁发出感慨。通过清洁与观察,他们对基层“信息传递”工作有了具象化认知。
  (三)文化空间:营造阅读氛围
  社区图书馆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标语醒目。团队成员们轻拿轻放,整理杂乱书架,将各类书籍按类别、编号重新排列;用抹布细致擦拭书桌、座椅,让阅读区焕然一新。
  “整理书籍时,发现社区藏书很丰富,既有适合老年人的养生读物,也有给孩子看的科普绘本,这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体现吧。”成员小王整理完书架,和伙伴交流道。他们还主动了解图书馆的借阅规则、开放时间,希望后续能协助社区推广阅读活动,让这个文化空间真正“活”起来,成为居民充电学习的好去处。
  三、文化浸润,读懂治理密码
  (一)楼梯间的“思政课堂”
  在社区楼梯转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展板成为团队的“移动课堂”。成员们围站展板前,认真研读“十二个重要节点”等内容,从党的十八大对民族工作的新部署,到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实践要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学习感悟。
  “以前在课堂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觉得有些抽象,现在结合社区展板,明白这理念早已融入基层治理。社区里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和谐共处,不就是最好的体现吗?”成员小赵的分享,引发大家共鸣。这次“现场教学”,让理论知识落地,也让他们看到基层治理中文化引领、凝聚共识的重要性。
  (二)社区故事:聆听治理声音
  实践期间,团队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聆听基层治理的“一线故事”。从“如何调解邻里纠纷”到“怎样发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从“老旧小区改造的难点”到“文化活动策划的巧思”,社区工作者的讲述,为他们揭开基层治理的“神秘面纱”。
  “有次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居民一开始不理解,我们就挨家挨户讲政策、做示范,慢慢才有了效果。基层工作就是这样,得有耐心,得接地气。”社区张主任的话,让成员们深知基层治理“三分靠政策,七分靠执行”,更需要“绣花功夫”般的细致与坚持。这些鲜活故事,成为他们理解社会治理的“生动教材”。
  四、成长回响,锚定青春方向
  (一)个人蜕变:跳出书本看世界
  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的成长肉眼可见。原本对“基层治理”概念模糊的他们,如今能清晰说出社区工作的多个环节;从一开始面对居民有些羞涩,到主动打招呼、倾听需求,沟通能力悄然提升。
  “以前觉得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就是和汽车、技术打交道,现在发现,社会需要我们的不止是专业技能,还有服务社会、理解社会的‘软能力’。这次实践,让我学会跳出书本看世界,知道自己未来不仅要做好技术,更要懂社会、有温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