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推普普法双驱动,青春赋能促振兴

    2025-08-09    阅读: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语振金声”推普助兴实践队
  8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语振金声”推普助兴实践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屯坪社区圆满结束为期5天的少儿课堂,并且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在少儿课堂的最后一天,队员们为当地儿童带来生动的普法讲座,并举办了一场精彩的结业展示,检验推普成果。
  为增强当地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实践队借助队内成员的专业优势,首先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普法教育讲座。团队成员用标准的普通话向同学们介绍了法律的重要性和学习法律的意义,随后重点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为响应“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实践队员在此次普法教育中特别加入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内容介绍。通过学习有关普通话的法律法规,青少年们不仅加深了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认识,也体会到学好普通话、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可见普法讲座对提升乡村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助力乡村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普法教育讲座结束后,团队成员组织了推普课堂结业展示,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也能够让实践队员们切实检验5天的推普教学效果。在结业展示会上,不少同学选择背诵或朗诵古诗的形式,用经典诗文传递汉语的独特韵味。还有同学化身“小主播”模拟新闻播报,分享近期发生的新鲜事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课程内容——有的讲述了手语课堂上哥哥姐姐们教授手语歌的经历,有的讲述了口才班课程中的故事接龙趣事,展现出孩子们活泼可爱的一面。孩子们踊跃参与,自信展示,普通话的流利度和表达的清晰度较活动初期有明显提升,可见推普课堂真正走进了同学们的心中。

  课间,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在屯坪社区内进行了游戏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滑滑梯和跷跷板等。穿插适当的游戏能够让同学们在室内学习的同时兼顾身体活动,劳逸结合,保持学习热情,舒展身心。

  上午的课堂教学结束后,实践队员在周边社区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发放。调查问卷聚焦当地居民对普通话的认知程度、日常使用感受,以及民族语言的使用现状等问题,旨在全面了解三坪农场社区居民在语言使用上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推普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参考。在走访周边社区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向路边的商户发放了推普宣传单,将推普宣传延伸到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实践队继续走进三坪农场便民服务中心和鲁兵创业中心,向当地的工作人员分发了推普宣传单,并询问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团队成员在便民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他向实践队员们说到:“在社区里,遇到汉族老人来咨询业务,我们的维吾尔族同事会主动上前帮忙;当少数民族居民有疑问时,我们的汉族同事也会细心地一遍遍解释,直到大家都明白。”鲁兵创业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向我们介绍了日常工作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在工作中我们一般都使用普通话,尤其是在我们向外销售新疆的农产品时,需要与外地的朋友们进行交流,所以大家基本都学会了普通话。”

  不论是给孩子们带来的普法教育讲座,还是走访社区、商户、单位进行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中国海洋大学“语振金声”实践队在新疆三坪农场有效落实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向当地青少年、居民、商户和工作人员进行了普通话宣传推广,并起到了加强民族交流、巩固民族团结的良好作用。未来,团队将深入调研普通话在农产品销售、非遗文化传播、乡村旅游服务等场景中的应用需求,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推普服务模式,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