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能源强国”战略号召,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实效,2025年7月8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能”担使命,“源”启新章——能源发展成就青年观察团走进南瑞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展厅参观、生产车间调研、专家座谈等形式,探秘央企服务国家能源转型的实践路径。同时实践团队以该企业为样本,追溯其伴随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升级转型的发展历程。
在南瑞新能源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在赶制最新一代风电变流器。机械臂精准焊接的间隙,工程师指着“保产品质量就是保电网安全”的横幅标语自豪地说到:“国家能源电力装备的芯片现在全部由我们自主设计,我们南瑞人的理念就是要保证电网安全。”观察团成员近距离观摩其生产流程,切身体会智能化制造如何赋能新能源产业。
座谈会上,企业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南瑞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三次关键转型。
“我们经历了从传统火电到新能源,再到综合能源服务的转型升级。”第一阶段,公司深耕火电设备领域,为国内数十家大型火电厂提供装备。随着2010年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公司敏锐把握机遇,将业务重点转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2020年,公司再次实现战略升级,创新性地提出“融储于网,价值共生”的发展理念。负责人解释道:“这意味着我们不再只是设备供应商,而是转型为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针对国家能源局最新出台的136号文件对储能配置的新要求,负责人重点介绍了公司研发的4S服务标准。“这个标准包含System系统化、Smart智能化、Safety安全性、Savvy高收益四个维度,已经在多个示范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效。”她以江苏某储能项目为例,说明该标准如何帮助客户提升运营效率。
对于南瑞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企业负责人则以三峡水电站的励磁设备更替为缩影,向南师能源学子们生动讲述了南瑞的突围之路。2004年,南瑞首次以‘国产功率单元+进口控制系统’组合为三峡提供建设;2010年起逐步替代进口设备;到2022年,三峡全部机组已实现100%国产化。透过玻璃展柜中迭代更新的励磁控制器,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能源电力装备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在于价格上的斗争,更在于核心技术话语权的争夺!南瑞人用三十年完成励磁装备国产化的故事告诉我们,科技自立从来都没有捷径。
2023年7月6日,在考察时南瑞被强调要“十年磨一剑,攻关高精尖”。人力资源总监展示的考察照片令学子们心潮澎湃。当被问及人才需求时,她给出务实建议:“专业课成绩是学习能力的证明,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快速适应能力。硕士生项目经历若契合能源转型方向会更具优势。”
此次企业调研之旅,南师学子记录了国产能源动力装备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在火电转型、风电攻坚的真实案例中读懂国家能源战略。在“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中,南师学子正以脚步丈量能源变革的脉搏,将青春动能注入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他们将牢记三峡电站励磁设备国产化的奋斗故事,把“十年磨一剑”的嘱托化作专业学习的动力,立志成为懂技术、知实情的新时代能源建设者。
(“能”担使命,“源”启新章——能源发展成就青年观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