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7月,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万颖,文雅妮,汪兆旭等多名学生以《全科医学与健康中国社会实践》为契机,前往各自家乡的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奋进力量”的实践活动。作为肩负健康使命的医学生,他们不仅怀揣着对医学事业的热忱,更带着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通过实地参观、走访访谈、资料收集等方式,深入触摸革命历史的温度,感悟红色精神的力量。此次实践中,他们既见证了纪念碑所承载的先烈事迹,也聆听了当地老人讲述的红色故事,更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价值与时代意义。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一次历史认知的深化,更是一名医学生以青春之力践行使命、传承红色血脉的生动实践。(通讯员 万颖)
图为万颖同学在仙女山人民纪念碑前驻足凝视,神情肃穆。万颖供图
2025年7月16日,万颖前往汉川市仙女山人民纪念碑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到纪念碑的庄严肃穆及碑体雕刻、碑文所展现的革命历史与烈士事迹;采访了当地老人,听他们讲述了战争年代仙女山地区的革命活动、烈士事迹及群众缅怀先烈的情况;还收集了相关资料和历史图片,进一步了解纪念碑的建造历程等信息。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她了解纪念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了革命艰辛,让她深知和平生活来之不易;纪念碑是红色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青年有责任传承红色精神,先烈精神能激励人们克服困难;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可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并传承红色基因,她也会更主动地学习和传播红色文化。
图为文雅妮同学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集中营旧址周边进行实地探访。文雅妮供图
文雅妮在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仙人渡集中营旧址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前期收集史料,梳理集中营相关历史;实地参观囚室、刑讯室等旧址,记录实物与口述史料,还访谈了纪念馆工作人员、学者及烈士后代等,了解到集中营的残酷历史、烈士事迹及红色记忆的民间延续等内容,期间还齐诵入党誓词,研讨相关问题。
她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感悟,从历史观上,认识到历史真相需实证和主动传承,红色基因是血肉铸就的精神密码;在社会责任方面,觉得青年应勇担传播红色文化的责任,计划组建校内宣讲团;人生价值维度上,深感信仰的重要性,烈士精神能指引方向。此外,她还认识到红色资源保护已成国家工程,相关政策推动了革命精神传承和乡村振兴,作为青年愿做红色基因“激活者”,让英烈精神传承下去。
图为汪兆旭同学在枣阳红色基地--枣阳烈士陵园,吴店智慧农业园向烈士致敬。汪兆旭供图
汪兆旭在枣阳市开展了“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他先到枣阳烈士陵园和琚湾镇革命旧址,瞻仰纪念碑、参观纪念馆,了解当地革命斗争历程,还拜访了王铁山烈士之孙,听其讲述烈士故事;随后走访七方镇智慧农业产业园和吴店镇杨垱村,了解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情况,收集村民感受。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他收获了许多。在枣阳的实践让他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共鸣,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老党员的经历体现了党的为民初心;认识到乡村振兴体现在具体民生改善中,智慧农业和红色旅游等实践印证了乡村振兴内涵,也彰显了党传承红色资源的执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