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焦桐薪火实践团赴淄博经开区傅家镇牛家村开展实践活动

    2025-08-10    阅读:
    来源:焦桐薪火实践团
  社会实践|焦桐薪火实践团赴淄博经开区傅家镇牛家村开展实践活动
  为传承焦裕禄精神,践行“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青春誓言,8月10日,山东理工大学“焦桐薪火”实践团走进淄博经开区傅家镇牛家村,以乡村调研、田间劳动、温情走访为载体,在泥土芬芳中感悟初心,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实践团首站与团市委派驻该村第一书记张祎萌、村负责人张全峰会面座谈。“从破解土地闲置到壮大集体经济,我们靠的是特色产业‘破题’。”张全峰介绍,村里通过发展果蔬大棚、光伏发电等项目,让闲置资源变“活水”,民生保障持续升级。围绕“乡村如何引才留才”“产业如何提质”等问题,实践团成员结合焦裕禄“调研摸实情”的工作法,与村干部深入探讨。“要让年轻人看到乡村的机遇,既需政策铺路,更要搭建成长平台。”一位实践团成员的建议,引发在场人员共鸣,这场务实交流让同学们既摸清了乡村发展“家底”,也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
  烈日当空,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在村民指导下埋头除草、松土。汗水浸透衣衫,泥土沾满裤脚,大家却干劲十足。“手上磨出红痕才懂,‘艰苦奋斗’不是口号,是一锄头一锄头的实干。”一位同学的话道出大家的心声。带队老师感慨:“焦裕禄书记治沙时的拼劲,今天就在这田间地头生动上演。”这场劳动体验,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劳动者的双手。
  午后,实践团分组探访独居老人与老党员。82岁的老党员刘爷爷摩挲着党徽,讲述当年带领村民修路打井的故事:“入党就是要为大伙办事。”同学们一边帮老人打扫庭院、晾晒被褥,一边认真倾听,不时红了眼眶。76岁的张奶奶拉着同学的手念叨:“你们来陪我说说话,比啥都强。”简单的话语,让大家明白“服务人民”从来都是具体的——是陪老人唠嗑,是帮着做件小事。
  夕阳西下,实践团成员带着满身泥土与满心感悟离开。“焦裕禄精神不在书本里,在村干部的担当里,在村民的汗水里,在老党员的初心故事里。”大家表示,将把这份体验化为动力,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层,让“焦桐”薪火在乡村振兴中持续燃烧。
摄影:贺文博
撰稿:陈英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