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钴注医制”调研团走进安徽烨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钴基合金医疗器械加工领域展开深度调研。
在烨云技术团队的引领下,调研团沉浸式体验了智能识别与物联网系统集成平台。智能生产看板上,实时跳动的加工参数与三维建模数据交织呈现;激光轮廓传感器精准捕捉工件微观形态,边缘计算节点毫秒级响应工艺调整指令。这些场景生动展现了烨云科技在制造业中从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到自动化联动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让调研团直观感受到智能科技为精密加工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座谈中,烨云技术总监坦言,钴基合金虽因高硬度、高耐磨性成为医疗器械核心材料,却给加工带来难题——传统工艺常陷入“精度达标则效率低下,提速生产则表面粗糙”的困境。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调研团介绍了“电解-磨削-抛光同步加工”技术的创新突破:通过非水基电解液体系与精密机械加工的协同,在单一工序中同步完成材料去除、精度修整与表面光整,将三道传统工序压缩为一体化流程。数据显示,该技术加工效率提升40%以上,表面粗糙度稳定在Ra0.05μm以内,且热影响区极小,能完美保留钴基合金的生物相容性。
烨云产品经理回应,医疗器械厂商普遍渴求“工序减法”与“表面质量加法”,尤其在人工关节等高精度产品上,对加工一致性要求极高。调研团还了解到,烨云研发的第三代智能控制系统内置自适应工艺库,若与同步加工技术结合,可实时优化参数,有望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5%以上。
通过本次调研,让“钴注医制”调研团全面掌握了智能科技在医疗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了解到了“智能控制+创新工艺”的融合路径,不仅能有效破解钴基合金加工瓶颈,更将推动医疗器械制造向“高精度、低成本、短周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