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山东大学(威海)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走进钦安社区普及急救知识​

    2025-08-11    阅读:
    来源: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

  8月10日,山东大学(威海)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走进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怡园街道钦安社区,开展以“心肺复苏”为核心的急救知识宣传活动。

  志愿者们通过分发定制宣传单、现场演示讲解等形式,向社区老年、青壮年、小孩等不同年龄段居民普及急救技能,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应急救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安全社区注入了青春力量。为确保宣传内容精准有效,宣传团在活动开展前两周就启动了宣传单的策划与制作工作。

  团队成员结合医学专业知识,查阅大量心肺复苏最新指南,反复打磨内容框架,最终确定宣传单以“理论+实操+误区”为核心结构。考虑到受众涵盖不同年龄段人群,宣传单在设计上采用了分层策略。针对老年居民,字体放大至四号字,重点标注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黄金抢救时间,并用橙色高亮笔突出“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等关键环节;面向青壮年群体,增加了心肺复苏的原理图解和AED设备使用说明,附上急救课程二维码便于深入学习;为吸引儿童关注,宣传单背面绘制了卡通急救流程图,以“急救小英雄”漫画故事形式讲解急救重要性,还设计了“找错误”互动小游戏。此外,团队特别邀请校医院专业医生对宣传单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医学术语准确易懂,避免专业知识误差。

  经过三次修改完善,最终印制的宣传单既保持了专业性,又兼具可读性和趣味性,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8月10日上午9时,宣传团志愿者们准时来到钦安社区活动广场开展活动。活动伊始,志愿者针对老年居民开展专项讲解。针对老年居民关心的“误判心跳停”问题,志愿者详细演示如何通过触摸颈动脉、观察胸廓起伏判断意识状态,并用通俗语言解释“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针对青壮年群体,志愿者重点讲解AED使用流程。“撕开电极片,贴在右锁骨下方和左乳头外侧,按下电源键听语音提示”,志愿者结合社区配备的AED设备,演示开机、贴电极片、放电等步骤,强调“即使没有急救经验,也能通过语音指导完成操作”。

  不少家长拿出手机拍摄操作视频,表示“掌握这些知识,遇到突发情况能更冷静”。针对儿童群体,志愿者通过“急救小剧场”互动游戏传递知识。用玩偶模拟“晕倒的小伙伴”,让孩子们按照漫画步骤尝试“呼救”“找大人帮忙”,发放印有急救口诀的卡通贴纸。此次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急救认知水平,社区居民纷纷为活动点赞。钦安社区居委会主任表示,宣传团的活动填补了社区急救知识普及的空白,希望未来能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定期开展类似活动。

  山海“博时急救”宣传团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急救知识普及工作。计划联合社区建立“急救知识驿站”,定期更新宣传资料,每月开展一次小型实操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系列宣传内容,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大字版急救手册、面向儿童的急救科普绘本。团队负责人表示:“急救知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努力,让更多人掌握守护生命的技能,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建设平安社区贡献青春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