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的落地情况,2025年7月11日至20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社会学院/会计学院“乡旅共融绘苏韵青春赴农助振兴”实践调研团前往淮安市盱眙县天泉湖镇凡岗村和淮阴区三朱村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乡村产业、旅游与文化发展现状,以青年脚步丈量乡村发展脉络,以实干作为夯实振兴基础,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凡岗村的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在三朱村村民委员会的合影。
深入田野乡间,探寻发展脉搏 调研团首站来到凡岗村,沿着田间道路走访了村内基本农田与高标准农田,重点了解“虾稻共生”产业的运营模式。在村内采摘园,成员们详细询问采摘旅游的运营情况,实地观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实际成效。
随后,团队前往三朱村,在村内创业园走访入驻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带动就业的具体成效;在农产品交易点收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同时,实地考察了农民小舞台、淮安小书房等文化阵地,记录这些场所的使用情况与活动开展类型,全面掌握两村在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实际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整理三朱村书房摆放的书籍。
聚焦淮安两村,共商振兴良策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团队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青年视角的解决方案。
在凡岗村,调研团与村党委书记陈同宝、副书记徐安明、会计钟红旗开展座谈。交流中了解到,该村以“虾稻共生”产业为基础,发展了火龙果、大樱桃等多个采摘园,但存在旅游形式单一、游客体验项目不足的问题。钟红旗会计提到,乡村旅游宣传依赖传统方式,在直播推广方面缺乏思路;徐安明副书记建议应围绕现有采摘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打卡点并加强宣传推广。
在三朱村,团队与村党委负责人进行深度交流,详细了解村庄发展历程。负责人介绍,村“两委”早期因闲置土地未充分利用而走过弯路,后以“盘活资源”为突破口,清理荒地建设门面房、创业园和农产品交易点,2023年集体经济突破500万元。创业园入驻企业提供千余个工作岗位,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就业,带动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村里还建成农民小舞台、淮安小书房等文化设施,丰富村民精神生活,通过公开透明管理和组织集体活动,有效凝聚村民力量。未来,三朱村计划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发展电商业务、扩建创业园并完善养老设施。
图为团队成员对钟红旗会计进行采访。
图为团队成员对三朱村党委负责人进行采访。
实践总结:躬身实践求真知,青春聚力谱新篇 此次实践中,团队通过前期筹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环节,全面掌握了两村发展特色:凡岗村依托农业基础发展采摘旅游,三朱村通过盘活资源实现集体经济与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同时也梳理出两村存在的问题,如凡岗村旅游形式单一、三朱村产业延伸不足等。
团队成员表示,通过实践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激活资源活力、拓宽增收渠道、丰富文化生活的内涵。下一步,团队将梳理调研数据,总结两村发展经验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同类乡村发展提供参考。未来将持续深化调研成果,以青春智慧推动乡旅共融,助力乡村振兴。(马静姝 王佳丽 潘颖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