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至25日,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青芒筑梦服务队组织队员分别在河北保定、唐山、石家庄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街头到社区,从车站到医院,再到图书馆,每一段经历都让团队成员对“奉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不仅为他人带来了便利,更让青芒筑梦服务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社会责任的重量,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交通指挥:在路口守护平安
站在车水马龙的保定市东风路路口,青芒成员们第一次穿上反光背心,手持指引旗,与交警一同维护交通秩序。队员们的任务是提醒闯红灯的行人停下脚步,引导共享单车在指定区域停放,遇到老人孕妇或小孩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护送,站在斑马线旁,提醒行人注意信号灯、骑行者佩戴头盔。看到行人的礼貌回应,听到行人的感谢,看到路口不再拥堵,服务的成员们也明白了奉献的含义。交通指挥不只是简单的动作,更是用责任为陌生人筑起的安全屏障。这次经历让队员们懂得,秩序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守护,而每个人多一分自觉,道路就多一分畅通。
社区美化:为家园擦亮底色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小家”,而维护它的整洁,是每个人的责任。在唐山机场路北楼社区垃圾清理活动中,青芒筑梦服务队的成员和其他志愿者带着手套、拿着夹子,沿着小区的绿化带、楼道角落仔细清理散落的纸屑、塑料瓶和枯枝,撕掉楼道里的广告,将散落的枯枝落叶归拢成堆。几个小时下来,每个人的额头都渗出汗珠,垃圾袋也装满了好几袋,小区的环境却明显清爽了许多。看着干净的路面和整洁的楼道,队员们心里会涌起一股成就感。这次活动让青芒成员意识到,美好环境的营造,离不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坚持,而每个人多一份自觉,少一份随意,社区的“颜值”就能不断提升。
地铁站服务:在人潮中传递便利
地铁站宛如城市交通的“枢纽”,每日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在此匆匆过往。身为石家庄地铁站的志愿者,队员的的主要工作是在站台引导乘客有序排队候车,提醒大家留意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同时为问路的乘客提供方向指引。在客服中心旁协助乘客购票,解答换乘相关疑问。尤其注重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让他们不再害怕外出,能够接触更多智能服务。在人来人往中,青芒成员看到了生活的匆忙,也感受到了举手之劳带来的温暖。这次经历让队员们明白,地铁站的志愿服务,是用耐心化解陌生的隔阂,让每个赶路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善意。
图书馆服务:用书籍连接你我
图书馆是知识的天堂,青芒筑梦服务队成员的志愿服务内容分主要是图书整理,包括给新书贴标签、盖馆藏章,将归还的图书按分类编号放回对应书架,整理乱架的书籍,确保读者能快速找到所需图书。在咨询台解答读者关于馆藏分布、借阅规则的疑问,协助使用自助借还设备,引导读者找到座位或特定区域。打扫阅览室卫生,整理桌椅,提醒读者保持安静,维护图书馆的秩序和整洁。看到读者找到心仪书籍时的欣喜,或帮老人、孩子解决借阅难题后他们的感谢,会意识到自己的微小行动在助力知识传播,很有意义。
医院志愿服务:在关爱中传递希望
医院是承载着病痛与希望的地方,而志愿者的存在,是为了给患者和家属送去一份慰藉。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志愿服务中,队员负责在门诊大厅引导患者挂号、打印化验单,协助行动不便的患者推轮椅,陪等待就诊的老人聊天解闷。在医院里,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忙碌,也体会到了患者的焦虑,而志愿者的一句安慰、一次帮助,或许就能减轻他们的不安。这次经历让队员们懂得,善意不分大小,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就是在传递对抗困难的勇气和希望。
当青芒筑梦服务团队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时,他们用双手传递的,不仅是温暖,更是对“共同体”最鲜活的注解。
这些看似平凡的志愿瞬间,却像一颗颗星火,汇聚成照亮社会的暖流。青芒筑梦服务队的队员们在实践中读懂了“志愿”二字的分量——它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长久的坚守;不是孤勇的前行,而是众人的同行。
未来,他们会带着这份在实践中淬炼出的热忱,继续穿梭在街头巷尾、社区医院,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传递善意。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次伸手相助,都是在为社会的美好添砖加瓦,而这份“奉献”的种子,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终将生长成更繁茂的模样,让更多人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力量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