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兰大学子深入陇原调研,筑牢母婴健康心理防线

    2025-08-13    阅读:
    来源: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兰心育未来”实践队
        为响应国家加强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的号召,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2025年7月6日至28日,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兰心育未来"实践队赴兰州市及武威市5家助产机构(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武威市人民医院、武威市凉州医院、武威市中医医院)以及8家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分别位于兰州市盐场路草场街街道、榆中县及武威市西大街、火车站、荣华街、永昌镇、发放镇、金沙镇)团队聚焦"健康中国"战略与生育支持政策交汇点,围绕女性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对母婴健康的代际影响,通过科普宣传、实地调研与智慧服务,为阻断ACEs健康风险贡献青年力量。
科普先行:线上线下联动,筑牢认知基础
        孕期是ACEs不良效应凸显及代际传递的关键期,提升公众对ACEs的认知至关重要。团队采用"线下+线上"双线并行策略:线下编制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ACEs知晓度调查问卷及《童年期不良经历与孕期健康科普手册》,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武威市人民医院等5家助产机构及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科普。队员通过现场讲解、手册发放,填补大众认知空白。一位孕妇在解惑后感慨:"第一次知道童年经历对母婴健康影响这么大,心理健康确实需要重视。"

(图为《童年期不良经历与孕期健康科普手册》。兰心育未来实践团队供图)
        线上构建"兰心育未来"新媒体矩阵,在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守护生命起点|童年ACE如何影响两代人?》等深度推文,形成"孕产期科普二十一条"知识框架,并同步实践动态。为强化互动,团队邀请西安市人民医院李晓红、张瑞萍医师开展"孕产期情绪管理""孕期科学膳食"两场直播,吸引超1000人次参与,解答"孕期焦虑根源规避""产后体型恢复"等20余条提问。线下同步引入Inbody人体成分分析仪,为孕产妇提供个性化体脂评估与营养指导,形成"科普-评估-干预"闭环服务。

(图为孕期情绪管理与孕期科学饮食的直播宣传海报。兰心育未来实践团队供图)
深度调研:城乡联动,探索ACEs代际传递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耐心应对问卷长度、受访者时间紧张等问题,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受访者逐字讲解,用真诚换取信任。一位队员感慨:"尽管家长行色匆匆,但了解主题后大多愿意配合。"这种跨越城乡的共识,既体现民众对下一代的关切,也彰显科学研究的民生价值。
        此外,团队访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冯惠琴医师、荣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春兰医师等一线工作者。冯惠琴医师指出:"童年不良经历常被家庭视为隐私,甚至认为'家丑不外扬',但辱骂、性教育缺失等经历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媒体需加强宣传,政府应出台保护措施,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武威社区指导陪孩子接种的母亲填写问卷。兰心育未来实践团队供图)
青春力量:步履不停,护航妇幼健康
        正如冯惠琴医师所言,保护儿童免受不良经历影响,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从大学校园到社区乡镇,从黄河之滨到河西重镇,“兰心育未来”实践队队员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措施的落实贡献力量,用专业知识为孕产妇搭建心桥,让更多人关注童年经历,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在服务人民、护航母婴健康的征程中,兰大公卫学子将持续前行,将生命早期保健的预防理念融入社会实践,为推进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图为兰心育未来实践队在兰州市妇幼保健医院的合照。兰心育未来实践团队供图)
通讯员:李航 李若欣 魏倩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乡旅共融绘苏韵——徐州篇
  • 2025年7月27日,南京师范大学“乡旅共融绘苏韵”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许佳欣、胡姝涵、崔嘉来到徐州市马庄村,开启了一场大学生深度探访
  • 08-13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