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走访滁州南谯村:村支书带头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2025-08-13    阅读: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聚焦百村支书-耕耘与希望交织的振兴之路”实践团队王鑫
“你看这成片的林地,还有路边的花草,都是这两年一点点‘种’出来的!”8月2日,滁州市南谯村村支书站在村头的林地保护区旁,指着眼前的绿意盎然,向调研团队介绍道。当天,调研团队聚集百团村支实地走访南谯村,通过与村支书深入交流、漫步村庄街巷,真切感受到该村在生态治理中发生的喜人变化。
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前行,垃圾桶按“可回收”“厨余”等类别整齐摆放,村民正自觉将垃圾分类投放;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里,花卉竞相绽放,昔日闲置的空地如今成了村民休闲的小游园。“以前可不是这样,垃圾随手扔、污水靠蒸发,夏天蚊子能把人‘抬走’。”村支书笑着说,改变始于两年前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为了让村民养成环保习惯,村支书带头挨家挨户做工作,开了30多场村民大会,在墙上刷满“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等标语,还组织党员志愿者每天巡逻劝导。“最难的是刚开始,有老人嫌麻烦,说‘祖祖辈辈都这么扔,咋就不行了’。”他回忆道,后来村里搞了“最美庭院”评选,给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发洗衣粉、菜籽油当奖励,慢慢大家就养成了习惯。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村里的生态文化节。“我们把老辈传下来的农耕技艺搬到现场,一边展示怎么用传统方法堆肥、育种,一边讲生态保护的道理。”村支书说,首届文化节就来了上千人,不仅本村村民,周边村子的人也来凑热闹,“现在村民聊起‘生态’,都能说上几句门道,这就是最好的效果。”
走在南谯村,生态治理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正如村支书所说:“只要心里装着村民,带头干、坚持干,就没有治不好的环境。”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