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法治护苗助成长,勇破“黑羊”护童心 ——“法治和谐号”第三小分队虹桥社区开讲反校园霸凌魔法课

    2025-08-13    阅读:
    来源:戚骏鹏 胡晨晨 宁波大学法学院“法治和谐号”第三小分队
    “每一份勇敢的选择,都能驱散霸凌的阴霾;每一次清晰的认识,都是法律赋予的力量。”
  如何让艰涩的法律条文成为孩子手中的“勇气盾牌”?8月6日,宁波大学法学院“法治童行号”小分队11名成员前往蛟川街道虹桥社区儿童之家,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黑羊游戏”和《民法典》魔法课堂,为社区小朋友们揭开了校园霸凌的真面目,并传授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勇气锦囊”。
  
  撕破霸凌“面具”:法律不容的伤害!
 “被叫难听外号算霸凌吗?”“被故意孤立算霸凌吗?”针对孩子们的困惑,“魔法课堂”直击要害:霸凌绝非“玩笑”!它具有重复发生、充满恶意、力量不平等三大特征,像钝刀子伤人。
  破除误区:
  ❌误区1:“是我太敏感?”→✔真相:你的感受是黄金标准!恐惧、自卑、想逃学就是信号!
  ❌误区2:“告状会被报复?”→✔真相:忍让=纵容!及时求助是勇敢!
  五张“面具”: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揭示霸凌的多种形态:
  肢体:推搡、踢打。
  言语:侮辱性外号、嘲笑缺陷。
  社交:故意排挤、孤立。
  网络:传播丑照、恶意评论、泄露隐私。
  关系:家庭中合法权益受侵害(如过度责骂)。
  
  《民法典》亮盾:你的权利,法律守护!
  “法律是厚厚的书?不!它是你对抗霸凌的‘超能盾牌’!”主讲人挥舞着《民法典》道具,将枯燥法条化作神奇力量:
  人格权盾:骂你、侮辱你、起外号?侵犯尊严权!法律绝不答应!
  身体权甲:打你、推你、伤害你?法律绝不放过!身体完整不容侵犯!
  财产权锁:抢你东西、毁你物品?必须归还赔偿!
  责任之锤:明确告诉孩子们,欺凌者的家长(监护人)要承担侵权责任!
  “原来法律条文真的是保护我们的‘武器’!”一位小朋友兴奋地举起手。
  
  “黑羊游戏”启思:你的选择,改变结局!
  活动伊始,一场引人入胜的“黑羊游戏”瞬间点燃现场。队员们邀请孩子们分别扮演“屠夫”(欺凌者)、“黑羊”(被欺凌者)和“白羊”(旁观者),通过关键选择决定故事走向:
  情景模拟:“当可怕的屠夫要伤害黑羊,白羊们是默默吃草(A)还是勇敢反抗(B)?”“如果反抗成功,白羊会接纳(A)还是排斥(B)不一样的黑羊?”
  结局揭示:队员们生动演绎了四种选择组合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局——从悲剧到和谐共生。孩子们屏息凝神,深刻体会到**旁观者的态度与行动,对霸凌事件的结果至关重要。
  现实映射:游戏结束,队员化身“法律魔法师”,点明角色对应:“屠夫”是欺凌者,“黑羊”是被欺凌者,“白羊”就是拥有力量改变局面的旁观者——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
  
  角色行动指南:拒绝霸凌,人人有责!
  结合游戏和法条,课堂为不同角色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不做欺凌者(拒当“屠夫”):每个人的独特都是风景,拒绝嘲笑与歧视。霸凌违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着呢!
  不做被欺凌者(守护“黑羊”):智慧自保,保护要害,找机会逃跑呼救。勇敢求助,第一时间告诉信任的大人(老师、家长)!关键存证,保留威胁信息、录音录像、照片、找目击证人(安全第一!)。
  不做旁观者(勇为“白羊”):明辨是非,不参与、不起哄、不围观。拒绝沉默,及时报告老师或保安!智慧相助,在能力范围内帮助被欺凌者(如陪伴、报告),避免硬碰硬。
  
  问卷里的“勇气能量”:画出你的守护圈
  为精准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需求,团队设计了互动问卷:询问孩子眼中的法律是做什么的?如果遇到校园霸凌,会选择向老师反应吗?以及本次宣讲后了解校园霸凌了吗?
  多数孩子在听完宣讲后都能对校园霸凌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遇到校园霸凌后应该怎么做,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孩子们提到:“法律是用来保护自己,保护别人的。”
  
  尾声:法律之光,照亮无霸凌的童年
  “法律原来不是书,是会保护我的铠甲!”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挥舞着“勇气徽章”,眼神充满力量。
  
  法律有温度,童年无霸凌。当“黑羊游戏”的启示遇上《民法典》的盾牌,当沉默的恐惧被集体的勇气驱散,一颗颗法治的种子已在童心深处萌芽。在每一个需要勇气的时刻,请孩子们坚信:法律,就是那束能穿透阴霾、守护纯真笑容的永恒之光。握紧你的“法律之盾”,勇敢前行!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