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钴注医制”调研团:调研寿光市中医医院,探索高精度骨科植入器械临床应用前景

    2025-08-13    阅读:
    来源:“钴注医制”调研团
       为深入了解钴基合金植入器械的临床需求与制造痛点,探索精密加工技术与临床实践的融合路径,山东大学(威海)“钴注医制”调研团于8月12日前往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寿光市中医医院骨科(骨伤科)被纳入黄河三角洲微创脊柱外科联盟会员单位,年手术量超过2000台,三级、四级高难度手术占比超过60%,并率先在寿光市开展了十余种高难度骨科手术。同时,医院在全髋、全膝关节置换、颈椎前后路手术等方面技术先进,为本次调研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
       调研伊始,团队成员在寿光市中医医院骨科王永军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医院的骨伤外科,全面了解医院目前采用的骨科植入器械材料类型与器械品牌。参观结束后,调研团在会议室对王永军主任进行了专访,侯主任就骨科植入器械的材料种类、国产化生产情况、市场前景及技术发展趋势等问题与调研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近年来,寿光市中医医院临床常用的骨科植入器械材料按大类可分为金属(钛合金、钴铬钼合金、不锈钢)、高分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醚醚酮、可吸收聚合物)、陶瓷(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及无机活性材料(硫酸钙、磷酸钙骨水泥、生物活性玻璃等)。其中,关节以钴铬钼-陶瓷-超高分子聚乙烯“三元”摩擦界面为主流。王主任表示,2024年国家集采后,强生、美敦力等进口厂家份额骤降,国产CR5已占集采中标额的90%以上;关节类仍是进口占主导,进口品牌约占70%,但爱康医疗、威高骨科、正天医疗等国产品牌在2022年国家集采中中标份额显著提升,预计2025年前后国产化率有望快速逼近50%。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钴基合金植入器械的临床需求与市场前景,为钴基合金精密医疗器械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团队未来的科研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团队表示将把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所学融入到未来的科研和学习中,努力推动我国医疗材料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