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解码企业创新基因 践行乡村振兴初心 ——厦大化院学子赴山东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2025-08-13    阅读:
    来源:“万华新途 助农富路”实践队
    “将企业车间的创新密码转化为实验室的攻坚动力,把乡村田埂的奋斗故事融入青春报国的征程——这趟齐鲁之行,让我们读懂了‘实干’的分量。”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万华新途・助农富路”实践队队长董蓉道出队员心声。
  7月27日至8月1日,学院团委副书记谢芃、辅导员王玲伟带领由11名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组成的实践队,赴山东烟台、威海、青岛,开展融访企拓岗、校际交流、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社会实践,在产业前沿与乡土中国中淬炼专业报国信念。
  访企拓岗:触摸创新脉搏
  7月28日,该实践队联合北京大学实践队走进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烟台合成革总厂到全球化工巨头的蜕变历程,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行业变革精神;展厅与实验室内,无醛家居、水处理膜、电池材料等前沿成果,生动诠释着“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也激发了队员们的专业自豪感。万华招聘经理白朔还系统解读人才培育体系,精准解答了岗位需求与职业发展路径相关问题。

  7月30日,实践队走进中国医疗器械领军企业——威海威高集团。集团的血液净化设备、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硬核产品,直观展现出“科技向善”的理念与企业“良心、诚心、忠心”的价值观。“化学不止于实验室,更在守护健康的细节中大有可为。”队员柯晓梅深有感触。此次走访也为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提供了珍贵的行业参考。
  校际交融:共筑育人高地
  7月31日,实践队访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该院党委副书记徐光辉介绍了学院发展、科研平台及人才政策,强调基础研究对工程技术的关键作用,同时指出两校学科互补性强,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科技协同创新方面合作前景广阔;辅导员窦雅琴则分享了“学生发展对接国家需求”的育人理念。这场交流有效拓宽了队员们的视野。
  此前,实践队联合北大实践队探访北大・万华联合实验室时,北大博士生吴昊天详解课题成果与产业转化路径,引发两校学子围绕“产教融合”的热议,触发了学子们对“专业学习-实践锻炼-职业发展”闭环逻辑的深度思考。
  助农振兴:构建协同范式
  时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7月29日,实践队深入烟台市福山区门楼街道,通过座谈、走访、直播等方式,沉浸式感受乡村振兴实践。在南庄村,队员们了解樱桃种植中的智慧控温、冷链物流与电商助农模式;在西马疃村,聆听西瓜产业的“甜蜜故事”与背后的创业艰辛;在石臼村,第一书记王建珍分享电商发展经验,还展示了当地特色农产品。在当天的压轴环节中,队员们化身“新农人”主播,借助村书记个人账号现场推介当地传统美食“五谷焦面”,为其拓宽销路;厦大文创产品作为赠品,也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互动。
  此次活动以“座谈探路、实地取经、直播实战”模式,让队员们深入理解乡村电商,搭建起校地协同的桥梁,还探索了“政府规划引领、凝聚农户共识、学校资源支持、学子扎根实践”的“政-校-村”长效协同机制路径。

  从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从校际交流到助农直播,此次山东之行收获颇丰:不仅拓展了就业资源、强化了校际联动,更推动产教融合从“纸面”走向“实地”并不断深化。队员们带着“敢闯敢试”的锐气、“求真务实”的底气和“扎根大地”的志气返程。他们表示,此行让专业价值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关联变得可感可知,也更加坚定了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与区域发展大局的决心。
 
  投稿 | 罗欣怡
  文字 | 李晓东 柯晓梅 罗欣怡 刘伟杰
  图片 | 元晨旭 李思颖 罗欣怡 方佳华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