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实践看政策 基层服务暖民心

    2025-08-13    阅读: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
2025年7月,临床医学(免费医学)专业学生深入湖北随州文帝医院、十堰蓝山郡社区医养中心及吉祥社区、枣阳市钱岗卫生院、襄阳宜城市童梅村和杨湖村基层卫生所,开展《全科医学与健康中国社会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实地观察、参与服务、访谈交流等方式,探寻基层公共服务、养老、医疗等政策落地实效,在实践中深化对政策价值的认知,坚定青年投身基层服务的信念。
 
多元场景见证政策落地实效
 
在随州文帝医院,学生聚焦基层公共服务项目政策。医院公示栏《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清单》,详细列出12类服务,从0 - 6岁儿童免费疫苗接种到65岁以上老人年度免费体检,明确服务对象与频次。与省级政策对照,医院将慢性病患者随访频次从每年4次增至6次,适配当地老年慢性病患者多的实际。自助服务区《医保报销指南》显示,基层门诊报销比例达50% - 70%,高于市级医院,让群众感受政策倾斜。周边社区“健康小屋”,村民可免费使用政策支持配备的血压仪等设备,数据实时同步医院,异常及时处理,实现“小病不出村”。

十堰社区医养场景里,“医养结合”政策尽显温暖。蓝山郡社区医养中心,社区医生定期巡诊,康复理疗室设备齐全,健康档案电子化更新,承载“9073”养老格局中社区医疗与照护功能。吉祥社区日间照料、膳食供应等服务,缓解家庭照护压力。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引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政策协同,让老人“看病养老不出社区”,一位老人感慨:“以前两头跑愁死人,现在政策想到心坎上。”

枣阳市钱岗卫生院,学生跟随医生体验基层医疗。医生用方言与患者交流,问诊结合病例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展现基层诊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乡村患者对医生的感谢,医患间深厚信任,呈现基层医疗政策落地后的和谐生态,让学生体会“医者仁心”在基层的重量。
 
襄阳宜城乡村,学生看到乡村医生政策新变化。童梅村医的智能诊疗包,配备电子血压计、心电图机,支持远程会诊,较三年前新增6项检查;28岁村医通过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扎根,每年200学时免费培训提升技能。村卫生室药品种类从平均40种增至72种,村民在村里能买到胰岛素,报销后更实惠,“买药难、买药贵”成过去。
 
实践中读懂政策深层价值
 
学生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基层政策是充满温度的民生承诺。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为群众健康兜底,医养结合政策化解养老看病难题,乡村医疗政策改善乡村就医条件。这些政策从群众需求出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
 
政策落地离不开基层工作者坚守。随州家庭医生顶风冒雨下乡,十堰护理员耐心照护失能老人,钱岗卫生院医生用方言建信任,宜城村医扎根乡土,他们让政策从文本走向生活,成为连接政策与群众的桥梁。
 
青春担当共促政策深化
 
实践让学生明确青年责任。他们认为,青年可做政策宣传员,用新媒体解读政策,让群众懂政策、用政策;也可做服务参与者,以行动传递政策温暖。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他们深感使命在肩。学生表示,基层需要懂技术有温度的医生,要学好本领,守护群众健康;关注乡村医疗需求,为政策优化建言,让乡村医疗更贴心。
 
此次实践让学生深刻认同基层政策价值,这些政策是国家民生工程重要组成,关乎群众幸福感。未来,他们将带着感悟,精进学业、参与基层服务,以青春之力推动政策落地,让政策阳光照亮更多角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