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7月16日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闽山闽水总关情,青春宣讲践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福建省龙岩河田南塘村,深入调研当地庭院经济。七月的闽西大地,花香四溢,而在福建龙岩市河田镇南塘村,一场“庭院里的振兴故事”正生动上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等重要理念,如同播撒在闽西大地的种子,如今在南塘村的庭院间茁壮成长,结出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近日,我们循着乡村振兴的足迹走进这里,在错落有致的庭院间,探寻“庭院经济”如何让土地生金、让乡村焕彩,感受绿色发展理念与助农政策落地生根的鲜活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先后五次深入长汀调研,关心长汀的发展和群众生活,为长汀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明方向。在总书记的关怀下,长汀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南塘村更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庭院经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路。
南塘村的“庭院经济”,是一场生态与产业的和谐共生。“五金”更是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金银花爬满篱笆,既扮靓了庭院,又可入药,泡茶,在未来又将以精油、纯露等产品走入市场为村民的增收;金针花的花田,这种花即可入药亦可入菜,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双赢;金稻田依山傍水;金橘金黄圆润;河田镇的“金色招牌”河田鸡在养殖基地里面茁壮生长。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南塘村让花草变景观、庭院变资产,在守护生态本底的同时,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
行走在南塘村,处处可见“因地制宜”的发展智慧。依托河田镇“世界名鸡”的品牌优势,河田鸡养殖形成从育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带动农户就业;立足山地气候特点,小金橘凭借耐储存、易加工的特性,实现“一颗果子吃干榨净”,果肉做罐头、果皮泡果茶;金针花则充分发挥“药食同源”优势,通过电商平台走向餐桌。这些特色产业深深扎根于本地资源,正如总书记强调的“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南塘村让本土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南塘村的发展,更是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多肉易趣阁里,游客在选购盆栽时感受田园意趣,乡村旅游因生态颜值更具吸引力;美劳学堂中,孩子们用瓦片、木片绘制的乡土画卷,将绿水青山的记忆代代相传;国学馆的琅琅书声与酿酒坊的米酒醇香交织,传统礼仪与匠心工艺在绿色发展中焕发新生。
图左为参观国学馆、图右为团队亲手制作的米酒
南塘村的庭院经济,不仅是产业的发展,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如今的南塘村,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以庭院经济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