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金陵传承红血脉 青春赋能文旅篇

    2025-08-14    阅读:
    来源:撰稿/ 周铮 陈单徽 叶鑫语 季秉臻 龚嘉瑜 沈奕杉 图片/ 徐艺轩 王怡然 王喜悦 胡思彤 张思怡 章诗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探索公共数据开放与红色文旅产业的融合路径,7月16日,南京审计大学“数承红韵”实践团队先后走进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市档案馆及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开展了一场兼具历史深度与时代意义的实践活动,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探寻数据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可能。

  实践团队首站抵达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在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展中,队员们通过破损的电文手稿、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小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系统学习了国共南京谈判大事记,深切感悟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在1946至1947年间,于虎穴龙潭中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展现的卓越战略智慧与崇高革命风骨。


  参观期间,团队聚焦红色文创产品的市场需求反馈,对现场游客展开了消费体验调研。从“红色文创消费体验”“希望获取哪些类型的文创产品”等问题入手,收集游客对文创产品设计、满意程度、信息获取方式的需求,为后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优化文创产业链提供第一手素材。
  随后,队员们走进周恩来图书馆,重点调研馆内文创产品的呈现类型。从带有红色元素的笔记本到融入历史场景的冰箱贴,“如何结合纪念馆特色进行产品设计”“如何整合利用其背后的历史元素”等问题,成为团队关注的焦点。


  紧接着,团队前往下一个实践地点——南京市档案馆。在与工作人员的简单交流中,双方围绕公共数据开放、档案馆在红色资源中的作用、既往数据开放实践案例等议题展开探讨。团队成员还在专业解说员引导下参观由南京市档案馆联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整理发布的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档案文献的展览,在那一张张泛黄的电报、一幅幅黑白的照片中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缅怀抗日先烈的丰功伟绩。

  最后,实践团队走进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党史档案室,详细了解到党史资料从散落收集到系统整理的全过程。档案室内陈列的党史典籍、红色机关报刊,不仅是研究党史的宝库,更是红色文旅产业中“内容IP”的数据源头。部门负责人介绍的党史数据数字化进展,让团队切实看到了红色文化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化的现实可能。

  “红色文旅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守护历史的温度,也需要数据的精度。”一位队员在实践日志中写道,“从梅园新村到档案馆,我们愈发清晰:开放红色文化资源,能让历史场景‘活’起来,让文创产品‘火’起来,让红色精神传得更远。”
  此次实践活动,是“数承红韵·共享未来”团队探索“公共数据开放赋能红色文旅产业链”的重要一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团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数据价值,推动数据开放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红色记忆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为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