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红色文旅产业链创新发展,7月18日,南京审计大学“数承红韵”实践团队走进中国邮政南京分公司旗下的生肖邮局,开展了一场聚焦红色文创产品与邮政服务模式的实践调研活动,在实地探访中挖掘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探寻青春力量赋能文旅发展的新路径。

实践团队在清早便抵达生肖邮局。作为中国邮政南京分公司打造的特色邮局,这里是集文化体验、邮政服务、阅读休闲和特色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它不仅精确对接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味和整体形象。

在邮局内,团队重点调研了文创产品的呈现类型。从设计独特的生肖邮票、小巧精致的冰箱贴,到富有创意的明信片、实用美观的小扇子,再到融入特色元素的主题咖啡等,“如何结合邮局特色进行产品设计”“如何整合利用其背后的文化与历史元素数据”等问题,成为团队关注的焦点。


参观期间,团队聚焦文创产品的市场反馈,对现场游客展开了消费体验调研。从“文创消费体验”“希望获取哪些类型的文创产品”等问题入手,收集游客对文创产品设计、满意程度、信息获取方式的需求,为后续挖掘文化数据、优化文创产业链提供第一手素材。

一位企业工作者分享道,自己曾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购买过冰箱贴,吸引她购买的因素一方面是产品的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其纪念意义,看到冰箱贴就能联想到特定的纪念馆和红色精神。她认为目前红色文创产品存在产品形式局限较大的问题,多为冰箱贴这类,若能结合年轻人的审美与兴趣点开发新形式,比如红色文创盲盒、红色邮票等,相信会更受欢迎。同时她表示,生肖邮局集文创购买、餐饮和阅读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形成了特色品牌,对自己公司的文创产品开发业务很有借鉴意义,自己也常在休息时间来这里办公放松。
“从邮票上篆刻的文化印记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我们看到红色文创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内涵、有用途’。”一位队员在活动结束后深有感触地说,“生肖邮局的运营模式充分证明,当邮政服务与文创相遇,能碰撞出既接地气又有温度的火花。”
此次探访为团队探索红色文旅创新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重要样本。下一步,实践团队将持续深挖邮政业态与红色文化的融合潜力,以青春智慧助力红色文创“活起来”“传下去”,为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