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薪火——山东理工大学“焦桐薪火”实践团走进焦裕禄故居开展实践活动
为深入探寻焦裕禄精神的成长根源,传承红色基因,8月14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焦桐薪火”实践团走进焦裕禄故居,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时代薪火”主题实践活动,在劳动体验与历史回溯中感悟初心力量。

焦裕禄故居青砖黛瓦,古朴素净,门前“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庄严肃穆。实践团的活动从焦家油坊前的石磨盘体验开始——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同学们挽起衣袖,双手扶住磨柄缓缓转动。随着石磨盘吱呀作响,颗粒状的原料慢慢研磨成粉,汗水浸湿额头的同时,大家真切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劳动艰辛,更读懂了这份劳作中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底色——这正是焦裕禄后来在兰考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源头。

步入故居,时光仿佛倒流。斑驳的旧木桌、磨损的农具、褪色的粗布衣衫……一件件带着岁月温度的旧物,还原了焦裕禄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景。“这把镰刀是焦裕禄同志帮邻里收割庄稼时常用的,那时他就常说‘力气是浮财,用了还会来’。”讲解员的话语让同学们驻足沉思。从帮助乡邻的少年到带领群众治沙的县委书记,故居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焦裕禄“亲民爱民”的情怀,早已在故乡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举行了交流分享会。同学们纷纷发言,讲述自己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大家一致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对焦裕禄同志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他的精神将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进。

此次参观焦裕禄故居活动,是“焦桐薪火”实践团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青砖不语,精神有声。焦裕禄故居里的每一寸时光印记,都成为青年学子汲取力量的源泉,让“焦桐薪火”在新时代的青春征程中持续燃烧。
摄影:贺文博
撰稿:陈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