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皖律新声护苗行,法治温情贯始终——安徽财经大学实践团普法实践全记录

    2025-08-14    阅读:
    来源:程梦娜

法治的种子,既需校园沃土培育,更需社会阳光滋养。安徽财经大学“皖律新声·云端护 苗”实践团以“青盾计划”为纽带,从学期末的校园预热,到暑期六安福利院的温情实践,用一 场场接地气、有温度的普法活动,为青少年法治保护搭建起“校内启蒙—校外深耕”的完整链条。

一、校内预热:期末开启普法先声
2025 年 7 月 2 日,实践团已在校内率先启动“法治微宣讲”活动。在校园里,成员们围绕《未 成年人保护法》核心要点,结合校园生活场景,以“案例分享+知识问答”形式,向小朋友们 普及“校园安全保障”“网络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活跃。不少同学主动反馈:“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以后遇到问题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 己了!” 此次校内预热,为实践团后续开展系列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也让法治种子在校园里悄然扎根。

图为团队成员在校内与小朋友进行普法活动后的合影。

二、社区联动:导师协同深化实践
走出校园,实践团携手指导老师朱志强,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现场,成员们身披 绶带,搭设法律咨询台,为居民提供“一对一”法律答疑。针对青少年家长关注的“未成年人监 护责任”“暑期安全监管”等问题,实践团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治引导+实操建议”双维度给予专业解答。

图为朱志强老师陪同进行社区普法宣传。

图为团队成员在六安市社会福利院前的合影。

三、福利院关怀:法治温情双向奔赴
2025 年 7 月 4 日安徽财经大学“皖律新声·云端护苗”实践团走进六安市社会福利院,以“法律宣讲+互动游戏”的形式开展普法活动,用趣味互动传递法治知识,用甜蜜奖品激发 参与热情,让法律的光芒在特殊青少年心中悄然绽放。

首先,实践团成员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带来定制化宣讲。没有晦涩 的法律术语,而是用“小剧场”演绎“遇到陌生人求助怎么办”“被欺负时哪些行为受法律保护”等场景,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把“国家监护”“受教育权”等知识点转化为“有人会一直保护 你”“上学是你的权利”等直白表达。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法律宣讲。

宣讲刚结束,实践团成员就分成几个小组,拉着孩子们围坐成圈,把活动室变成了“法治 游戏场”。成员们分组与孩子们玩起互动问答,答对给糖果,答错了就耐心讲透道理,让《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知识在欢笑与甜味中,变成孩子们能懂、能记、能用的“护身小诀窍”。

图为团队成员分组进行互动游戏。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用手工作品向实践团致谢,这份充满童真的反馈,让法治关怀实现“双向奔赴”。 福利院工作人员表示:“实践团的活动填补了孩子们的法律知识空白,更传递了社会对他们 的关爱,期待长期合作!”

四、矩阵赋能:线上线下协同传播

为让更多人关注青少年法治保护,实践团同步创立了官方公众号“皖中护苗”。目前,公众号 已陆续推送法护花蕾,守“未”成长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问卷调查等内容,用图文故事记录普法 点滴。团队盼着大家多多关注,无论是想了解更多实践动态,还是对青少年普法有好点子,都能通过公众号留言交流,让这份法治守护的力量,在互动中慢慢壮大。

从福利院孩子们手中的糖果,到“皖中护苗”公众号上的点滴记录,安徽财经大学“皖律新声·云端护苗”实践团的普法之路才刚刚起步。无论是线下的陪伴互动,还是线上的平台搭建,都藏着一份“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童年”的初心。如果您也关注青少年的法治成长,不妨点开微信,搜索“皖中护苗”关注我们——这里有实践中的温暖故事,有易懂的法律小贴士,更期待着您的关注与建议,让我们一起把这份守护,慢慢铺得更宽、更远。

(通讯员 程梦娜)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
  • 近日,我们无锡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勇敢无畏”小分队团队组织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活动——参观无锡革命博物馆。
  • 08-14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