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曹好 孟志骞)2025年7月,骄阳似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百县千镇万村”湖南行社会实践团炎陵县分队的4名学子,将实践调研当作锤炼思想、增长才干的生动课堂,聚焦炎陵县展开深入调研。
炎陵县作为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特色农产业,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着独特探索。实践团成员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村民、访谈村委和驻村工作队,结合实地观察与文献梳理,系统考察当地在产业协同、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实践探索。他们的调研足迹遍布霞阳镇石子坝村,水口镇自源村、炎西村等4个代表性村镇,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0余份,访谈基层干部4人、村民代表16人。

小队成员以脚步丈量土地,深入分析自身所处乡镇、村庄的地理优势、特色产业。在炎陵县,黄桃产业是一大特色,果农们凭借当地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出的炎陵黄桃香甜可口。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产业发展面临着销售渠道单一、深加工不足等挑战。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虽然主干道交通便利,但部分村庄内部道路状况有待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仍存在差距。
此次调研旨在摸清家底,找准症结,探索自源村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内生性、可持续发展,有效衔接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形成可推广经验。成员们用最接地气的“笨办法”,深入乡村,联系群众。最终得出,在城乡融合发展新形势下,各乡镇、村庄应以城乡融合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例如打造黄桃全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闭环;畅通要素流动,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乡村道路和医疗教育条件;加强乡村治理,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打造现代化和美丽乡村。
“百县千镇万村”湖南行社会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炎陵之行收获颇丰,未来将继续关注炎陵县以及其他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