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雅琴 李蓉)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百县千镇万村”湖南行社会实践衡阳市珠晖区实践团深入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聚焦当地蓬勃发展的花卉特色产业,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解码鲜花背后的共富逻辑。
订单锁链筑牢产业根基,这是茶山坳花卉经济腾飞的核心密码。实践团深度走访市区合作花店及村内种植基地,了解到该村村集体成功整合碎片化耕地200亩,引入3家龙头花卉企业,建成了标准化的玫瑰、百合种植基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金、基地务工以及村集体分红三条渠道增收,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增韧”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调研过程中,花农张大姐兴奋地对实践团成员说:“以前种菜是看天吃饭、看市场脸色揪心。现在种花,销路不用愁,价格有保障,技术有人手把手教,心里头踏实多了!”
芬芳沃土绽放美丽经济,茶山坳成功打通了从“一朵花”到“一条链”的价值跃升通道。茶山坳产业振兴的鲜明特色——深挖花卉资源的多元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践团成员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仅在2024年举办的“鲜花采摘节”、“主题花艺课堂”等系列活动中,就吸引了超过3.2万人次的市区游客涌入堰头村。游客们手提花篮,笑逐颜开地穿梭于缤纷花海;村头巷尾的农家乐座无虚席,飘散着农家饭菜的香气;村民巧手自制的花茶、干花工艺品、鲜花饼等特色产品在临时市集上供不应求……芬芳的鲜花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当满载着田野芬芳与精神洗礼的巴士缓缓驶离堰头村,车窗上映照着一张张被烈日晒得微黑却眼神无比坚定的年轻面庞。车厢内,队员们热烈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回学校后,我要把学到的智能温室技术引入专业课题,帮乡亲们优化种植!”“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帮堰头村的花卉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打造品牌!”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这支行走在“百县千镇万村”热土上的青年先锋队,正以坚实的脚步为笔,以炽热的乡情为墨,奋力书写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湖南实践的崭新青春篇章,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