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号召,7月30日,青岛农业大学“绿旅齐鲁,青春行动”赴山东省济南市、淄博市等地实践服务团赴泰安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聚焦汶水与黄河水系连通的生态特点,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守护汶水清流,共护黄河安澜”为宗旨,通过实地勘察、居民访谈、生态科普等多种形式,调研流域生态现状,助力构建汶水—黄河协同保护体系,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泰山脚下落地生根。
溯源汶水,守护生态脉络:湿地行动展担当
实践团队成员们,怀着守护生态的热忱,抵达泰安汶水湿地公园,开启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的净滩实践工作。成员们迅速分工,沿汶水沿岸有序开展黄河净滩行动。阳光下,河面波光粼粼,但塑料瓶、泡沫板、废弃渔网等难降解垃圾格外刺眼。成员们蹲下身子,小心捡起缠在芦苇丛中的塑料袋仔细清理。从浅滩到护坡,成员们不放过任何角落,随着垃圾袋逐渐装满,汶水沿岸逐步恢复清爽面貌。
换宝唤“净”,天颐湖岸共守护:创新活动聚合力
天颐湖畔微风轻拂,实践团发起的“垃圾换宝”活动。活动现场,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手持小夹子和垃圾袋,沿湖边认真清理垃圾,他们专注的模样成为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湖岸垃圾减少,换来的不仅是参与者手中的环保礼品,更是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与行动,全民环保的良好氛围在天颐湖畔愈发浓厚。
驻足泰山,守护黄河文化脉:文化赋能筑信念
天外村广场,实践团在此开展以“泰山生态保护与黄河流域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互动签字环节掀起活动热潮,游客、居民在“守护黄河生态”的宣传横幅上签名,密密麻麻的签名承载着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承诺。公众的积极参与体现出生态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些签名既是承诺,更是践行生态保护的决心见证。此次活动通过讲解交流与签字承诺,让更多人知晓泰山生态保护与黄河流域发展的关联,提升了公众的生态保护认知水平,增强了其参与感与使命感。
生态保护的种子在泰山脚下、汶水河畔播撒生长。从汶水湿地公园的净滩,到天颐湖畔的“垃圾换宝”,再到天外村广场的文化赋能,实践团以实际行动搭建起公众与生态保护之间的桥梁。成员们用脚步丈量生态责任,以真诚传递环保理念,让更多人认识到汶水—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激发起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
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秉持信念,在生态环保道路上不懈努力,持续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期待更多人加入生态保护行列,共同绘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长卷,让汶水清流常伴、黄河安澜永续,让生态文明之花在祖国大地绚烂绽放,以青春行动书写生态保护的动人篇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青春动力。

图1:团队成员在汶水河边清理垃圾

图2:团队成员在汶水河边清理垃圾合照

图3:天颐湖旁小朋友参与“垃圾换宝”活动

图4:天颐湖旁团队成员与参与者合影

图5:团队成员在天颐湖门口合照

图6:游客进行“保护母亲河”的生态签名

图7:团队进行“保护母亲河”的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