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非遗调研团队探访怀化石雕 感受刀刻石间的传承韵味

    2025-08-20    阅读:
    来源:石宵 刘瀚文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非遗调研团队探访怀化石雕 感受刀刻石间的传承韵味
 
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走进湖南省怀化市五溪非遗园的石雕传习工坊,探访非遗传承人王志杰,在石屑与凿声中探寻石雕技艺里的文化密码。荆楚大地的石文化源远流长,从楚墓玉石器到山野原石,石头承载着这片土地的记忆与匠心,而王志杰正通过刻刀延续这份与石相生的缘分。
 
刚推开工坊木门,石材特有的清冽气息便扑面而来。王志杰老师正坐在木案前专注创作,左掌平按青灰瓦片固定,右指执刻刀悬于瓦面。他凝视预先勾勒的墨痕,腕间蓄力却不躁进,刀锋落下,细密瓦屑簌簌坠入案下竹篮。遇线条转折,指节轻旋,让刀角顺着瓦质肌理游走,原本平实的瓦面渐显分明轮廓。偶有碎屑附着刀刃,他侧首轻吹拂去,目光迅速回到瓦面,刻刀起落间,周身凝聚起专注的气场。
 
迎面的木案上,青灰色旧瓦与几件石雕错落摆放。瓦面经麻绳穿系,带着经年风化的细纹;石雕则泛着不同石质的温润光泽。王志杰老师察觉到团队成员,放下工具转身,俯身托起一尊人物石雕,指尖轻拂衣纹刻痕,讲解起石雕门道:“这块石材采自山涧,天然石筋顺着右侧纹路延伸,正好刻孔夫子的长髯,顺着石头自然形态来;石面坑洼是天生的,我顺势凿成竹简样,让石头自带纹路成故事底子。刻人物用冲刀,下刀稳才能显出孔夫子周游列国的气度;底下车马用浅浮雕,刀要轻才显动态。旁边的字仿汉简风格,顺着竹简纹路刻,和石头融为一体。说到底,就是借着石头的性子,把孔夫子传学问、老祖宗说的人与自然相和的道理,用刻痕表现出来。”
 
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石雕工艺的核心工序:首先是“识石”(相石),需摸清石头性子,判断质地坚脆、纹路走向,以及哪些天然肌理可借作造型部分,这是基础;接着是“开坯”,下刀要果敢且懂收力,用力过重伤石性,过轻则定不住骨架,几番精准敲击让原石轮廓初步显现;最见功夫的是“细刻”,换用小巧圆刀在石面游走,手法如绣娘挑线般精细,刻出的纹路细到能藏住光线;最后用麂皮蘸草木灰慢慢抛光,不借助其他物料,全靠反复揉拭让石头透出本身温润质感。每道工序都透着对石材本真的尊重。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课后时光 笔尖上的陪伴
  • 为了帮助社区内双职工家庭子女解决课后作业难题,冰尘志愿服务队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8日——2025年8月10日来到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曹城
  • 08-20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