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非遗调研团队探访掐丝珐琅探寻千年技艺传承之道
7月1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开启了对掐丝珐琅技艺的探秘之旅。团队先赴湖南怀化市五溪非遗园,再前往嬉麓·非遗特色街区的手造掐丝珐琅艺术工作室,与传承人包钦及其徒弟包俊杰深入交流,探寻这项古老技艺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上午,调研团队首先来到五溪非遗园,在这里与包钦老师的徒弟包俊杰相遇。园区浓厚的非遗氛围为探访奠定了独特基调。包俊杰热情地向团队介绍了掐丝珐琅技艺的基本情况,从其历史渊源到在当地的传承现状,让成员们对这项技艺有了初步认识。他展示的基础作品虽无复杂纹饰,但细腻的线条与鲜明的色彩已彰显出掐丝珐琅的独特美感,其中《掐丝珐琅·关圣像》尤为引人注目,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传统纹样在这项技艺中的生动呈现。
离开五溪非遗园后,团队来到嬉麓·非遗特色街区的手造掐丝珐琅艺术工作室,传承人包钦老师已在此等候。工作室空间虽有限,却陈列着各式掐丝珐琅作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匠心,在静谧中传递着传承的厚重与温度。包钦老师详细讲解了掐丝珐琅的制作过程:首先是设计图案并绘制在纸上,这是作品的蓝图,考验创作者的审美与构思;接着,将金属细丝掐成图案后粘在画板上,只见他指尖轻捻,已掐好的细丝便能在画板上精准对位,稍作调整便稳稳粘住,这一步需要极高的耐心与技巧,每一根丝线的弯曲、拼接都关乎作品最终呈现;然后进行点蓝,用天然矿物质彩砂等填充到图案中,色彩搭配与填充均匀度直接影响视觉效果;最后是封层固化,让作品得以长久保存。一道道工序环环相扣,凝聚着匠人数十年的功力。
工作室中,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碰撞出独特火花。以动漫形象、民俗场景为代表的作品尤为亮眼,尽显创新活力。热血英雄、萌趣卡通经珐琅工艺重塑,金丝勾勒的古典纹饰细腻入微,彩砂晕染又赋予角色潮流灵动;民俗题材借拼布般的多彩面料拼接,让龙舟竞渡场景鲜活呈现,传统掐丝珐琅不再局限于单一工艺,而是与多元材质、现代题材融合,实现了古老技艺与年轻审美的巧妙共鸣。随后,包钦老师邀请团队成员体验技艺,大家亲手尝试掐丝后才体会到,看似简单的弯折需精准控制力道,这让众人更敬佩传承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