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五溪非遗园古法制香:寻一缕穿越千年的芬芳

    2025-08-21    阅读:
    来源:李嘉勤
        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约5000多年前,相传神农尝百草,在辨明药性的同时,也开启了“花香疗疾”的华夏文明传承。春秋战国时期,香开始有了最早的文字记载,屈原在《离骚》中就留下诸多关于香的歌咏,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隋唐时期国力强盛,交通便捷,西域香料大量涌入,香文化走向鼎盛,无论是宫廷贵族还是寻常百姓,香都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怀着对这门古老技艺的好奇与向往,我们来到了怀化五溪非遗园三楼的制香工坊。刚踏入工坊,一股古朴而淡雅的香气便萦绕身旁,瞬间将我带入一个宁静悠远的世界。工坊里,制香工具整齐摆放,各类香料有序陈列,有的香料呈粉末状,细腻绵密;有的是块状,质地坚实;还有的是植物的根茎叶,散发着天然的清新气息。
        古法制香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总是忙碌奔波,很少有时间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感受生活的美好。而制香的过程,正是强调专注与耐心,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马虎,这使我体会到古人在制香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
        香文化贯穿了中国历史的长河,承载着无数先人的智慧与情感,它与宗教、礼仪、养生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制香,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对话,感受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品质生活的向往。如今,在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努力下,在像五溪非遗园这样的平台推动下,古老的制香技艺重新焕发生机。这不仅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体验制香,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