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在漫长的岁月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黑陶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龙山文化时期达到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准。彼时,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掌握了独特的制陶技艺,选用细腻的黏土,经过多道工序,最终烧制出了造型古朴、质地坚硬的黑陶。这些黑陶制品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实用需求,更蕴含着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怀揣着对古老黑陶技艺的好奇与向往,我们踏入了怀化五溪非遗园三楼的黑陶制作区域。刚一进入,便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泥土气息与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一旁的架子上陈列着许多已经成型的黑陶作品,有造型简约大气的陶罐,线条流畅优美的陶瓶,还有小巧精致的陶杯,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些作品表面光滑细腻,色泽乌黑发亮,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我们对传承人邱超老师进行了拜访,邱超老师拿起刚成型的黑陶坯,向我们细细讲解了黑陶文化的历史。在怀化这片土地上,沅河黑陶(又称十里窑侗黑陶)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生产基地位于沅河镇十里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通过族谱追溯,这门非遗技艺已传承29代。它深受荆楚文化的滋养,从工艺、内涵到造型用途,既延续了地域文化基因,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洪江市、怀化市乃至湖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它凝聚着沅河人民千年以来的智慧与心血。

参观完五溪非遗园的黑陶制作,我深受触动。黑陶制作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汗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黑陶制作匠人在如今时代浪潮下,依然坚守着这份古老的技艺,他们用双手和心血,让千年窑火得以延续,让黑陶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