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巧手扎青春,染出少年梦

    2025-08-22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实践团队
7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东岸社区正式开启“扎染的前世今生”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主要面向社区内的儿童,旨在通过趣味课程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志愿者们结合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孩子们的兴趣,制定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有关扎染的活动。
 
穿越时光听故事,传统文化中的温暖与智慧
在“扎染的前世今生”环节开始之前,志愿者们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和准备并且设计了适合小朋友的学习资料。他们通过故事化的讲解,带孩子们了解扎染从秦汉时期的“缬染”技艺,到如今成为国家级非遗的发展历程。当讲到云南白族妇女用板蓝根染布的传统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向往,志愿者们真切感受到文化传承的种子正在萌芽。
 
动手“触摸”传统,在实践操作中读懂文化肌理
 在志愿者向孩子们深刻的领会有关扎染的历史故事以及发展进程后,他们立刻带领孩子们进行扎染的创造。在创作之前,志愿者们耐心的向孩子们讲述扎染的有关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为了让孩子们顺利动手实践,我们提前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详细演示扎结、浸染、拆线等步骤。分发好白布、颜料、皮筋等材料后,孩子们立刻投入创作。
 
童手绘传统,孩子们手中的文化创想曲
 志愿者们观察到孩子们的创造丰富多样。有的模仿教程扎出整齐花纹,有的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将布料拧成麻花状或系出不规则结。我们在一旁巡回指导,及时解答“颜料会不会混色”“要泡多久才够深”等问题,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布料浸入染缸,又在拆开皮筋时发出惊喜的欢呼,整个活动室充满了欢声笑语。
 
沉淀文化根脉,传统文化探索与总结手记
 此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命题,而是能融入日常的生动体验。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仅要了解非遗,更要成为桥梁,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真正的教育往往发生在动手实践的瞬间,而文化的传承,正是在这样一次次亲身体验中代代相传。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巧手扎青春,染出少年梦
  • 今年暑假,为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提高社区教育作用,助力培育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温暖、包容、
  • 08-22
  • 志愿服务暖社区 趣味数学启新篇
  •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志愿服务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社区土壤。7月24日,东安社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数学公益教学活动,南京师范
  • 08-22
  • 英文趣课堂,点亮暑期光
  • 7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泰州美东安社区,开展“英文趣学营”暑期实践活动。团队以游戏化教学
  • 08-22
  • 青春赋能,让非遗“活”起来
  • 7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泰州美术馆举办“非遗新势力・青春创未来”主题活动,通过科普与
  • 08-22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