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红色文化学习,传承革命精神,2025年8月20日,青岛科技大学"山海烽火,铭记与前行”志愿服务团队相继前往威海烈士纪念馆和威海军粮供应站,开展红色研学与事迹宣讲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英烈事迹励人心,精神传承践初心
在威海烈士纪念馆,团队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驻足凝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历史照片等珍贵资料。这些实物与影像生动展现了威海地区烈士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丽人生。队员感慨道:"每一位烈士的故事都让人动容,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担当与奉献。"
宣讲环节中,队员们以"英烈的呐喊"为主题,讲述了多位威海籍烈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宁死不屈的感人故事。结合馆内复原的烈士生前场景,队员们声情并茂的讲述让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
粮站见证后勤史,保障之力铸辉煌
下午,团队来到威海军粮供应站继续研学活动。在这里,队员们详细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威海军粮供应的体系、流程以及在战争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参观粮站留存的旧时粮仓、粮食运输工具、账本等实物,大家直观感受到后勤保障在革命胜利进程中的重要性。队员表示:"以前只知道前线战士的英勇,今天才明白稳定的后勤供应是他们冲锋陷阵的坚强后盾。
多元对话深感悟,红色基因共传承
参观过程中,团队与纪念馆及粮站的工作人员、前来参观的当地居民开展了"红色记忆共分享"交流活动。威海烈士纪念馆的李馆长结合馆藏文物,为队员们讲述了烈士们牺牲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很多烈士牺牲时才二十几岁,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队员们认真倾听,不时与李馆长交流感悟,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
在威海军粮供应站,团队还遇到了曾参与过军粮供应工作的退休老人陈爷爷。今年78岁的陈爷爷回忆道:"当年物资匮乏,但为了保障前线,大家都拼尽全力,哪怕自己挨饿也要把粮食优先送到战士手中。"听到这些亲身经历,队员们深受触动,队员说:"无论是冲锋陷阵的烈士,还是默默奉献的后勤工作者,他们都是值得我们铭记的英雄。"
青春接力传故事,使命在肩向未来
研学活动接近尾声时,团队成员在两处场馆分别开展了"红色印记我分享"活动。大家结合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向在场群众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讲述从烈士事迹和军粮供应历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他们的分享朴实而真诚,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赢得了阵阵掌声。队员周同学说:"这些红色故事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我们要把它们讲给更多人听,让这份精神一直传递下去。" 此次威海之行的延续,让团队成员对革命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既感受到了革命烈士的英勇无畏,也体会到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意义。团队表示:"红色历史是立体而丰富的,每一处遗迹、每一段故事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份感悟转化为行动,在新时代勇担责任,让红色精神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