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珊玮 神绮悦)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美育理念深入融合的背景下,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澜阜梦”实践团今年盛夏再度启程,深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开启了一场艺术赋能乡土、美育浸润人心的深度实践。
深入社区,银龄关怀传递非遗温度
实践首站,团队扎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阜宁县林海社区。基于前期与社区书记李爱娟的深入交流及扎实调研,针对社区老年群体突出的健康养生需求,精心策划了“艾草养生锤”非遗手工艺公益课堂。此外,团队还细致探访了长者食堂、阜宁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等场所,为后续长期化、精准化的艺术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图1-艺澜阜梦实践团与林海社区居民合影
图2-社区居民绽开笑颜
深耕校园,美育种子播撒革命沃土
在阜宁县羊寨镇中心小学,团队以“红色传承”与“非遗新生”为双翼,打造沉浸式美育课堂。“访红色记忆,绘心中英雄”主题绘画课上,成员们引导孩子们执起画笔,将厚重的革命历史化作笔尖可触可感的英雄形象,让红色基因在童真绘作中悄然扎根。紧随其后的“非遗剪纸:指尖传承文化记忆”课程,则巧妙结合盐城冈西剪纸特色,探索“艺术+科技”活态教学,使古老技艺在数字赋能中焕发新趣。
图3-开展红色文化课堂
图4-艺澜阜梦实践团与孩子们合影
创意工坊,多维探索激发青春潜能
面向阜宁县陈集中学的学子,团队精心设计了两大创意工坊。“卡纸筑梦夏境,创意解锁维度”工坊以卡纸为媒,鼓励学生们在几何分割与色彩碰撞中,构建心中独特的夏日自然景观,开启对空间美学的深度探索。而“草木为媒,拓染心灵”植物拓染课,则引导青年学子在一锤一印的敲打间释放压力,让草木的天然形态与色彩永恒定格于布帛之上。
图5-艺澜阜梦实践团与中学生们合影
图6-植物拓染美育课堂作品展示
此次“艺澜阜梦”阜宁之行,是一次青年艺术力量与乡土需求的深情对话。团队以扎实的调研为基,以多元的艺术为桥,将非遗的温度、红色的信仰、自然的疗愈、科技的活力与墙绘的斑斓,深情编织进阜宁社区的银龄岁月与乡村校园的成长脉搏。所到之处,课程收获居民与师生的广泛赞誉,作品赢得村民的交口称许。青年学子们以艺术为犁,深耕乡土,不仅践行了服务社会的青春誓言,更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刻下了属于东大艺苑人的独特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