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南京审计大学“青神古韵,乡村新章”团队赴四川青神调研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

    2025-09-12    阅读: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2024级经济学院“青神古韵,乡村新章”团队
南京审计大学“青神古韵,乡村新章”团队赴四川青神调研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
2025年7月15日清晨,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青神古韵,乡村新章”社会实践团队从南京出发,经过近十小时的行程抵达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为期12天的调研,就此拉开序幕。此次实践通过实地走访、数据采集和案例分析,探索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及其多元路径,以期为地方发展提供参考方案。
 
实践背景 明确目标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四川省青神县因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特色产业基础,成为探索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然而,当前乡村文化遗产普遍面临保护乏力、开发同质化、年轻群体传承断档等挑战,其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机制亟待系统性研究。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的“青神古韵,乡村新章”团队立足这一现实需求,依托多学科专业背景,在吕超老师的指导下,致力于探索青神县文化遗产传承与乡村协同发展的可持续路径。团队通过前期文献梳理、政策分析及问卷设计,明确从文化保护现状、产业融合模式、数字化创新三大维度切入,旨在为地方提炼可复制的“文化+”乡村振兴模式,助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前期筹备 周密安排
在启程之前,团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准备工作。成员来自经济学、审计学等多个专业,既有研究经验丰富的同学,也有擅长数据处理、擅长影像记录的新生力量。为保证调研方向明确,团队先行对青神县的文化资源、产业结构以及乡村发展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并通过线上沟通与初步访谈,形成了调查问卷初稿。问卷涵盖了居民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对乡村旅游的看法、对非遗体验的兴趣度等多个方面。经过多轮修改与导师指导,问卷结构更加严谨,问题表述简洁明了,方便实地使用。
走进乡村 多维采集
抵达青神县后,团队迅速进入实地调研阶段。问卷调查是核心环节。每天早晨,成员们将调查表、录音笔和拍摄设备分发完毕后便分头出发,走进村庄、社区和集市。在兰沟村,村口凉亭下几位老人正在纳凉,成员们先自我介绍,再耐心解释调查目的,逐一引导填写问卷。部分老人识字有限,团队成员便逐字逐句读出问题,帮忙记录答案。为提升村民参与积极性,团队还准备了钥匙扣、书签等小礼物,作为完成问卷的小纪念品。

在青神城区的集市上,团队遇到经营竹编工艺品的摊主。与一般消费者不同,摊主更关心市场需求与价格走势。他对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关注度较低、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等现状极为担忧。此次共发布了100份问卷,回收了47份,被测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居住区域的居民。晚上回到驻地,大家把纸质问卷逐份录入电脑,并标记关键信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除了问卷,团队还深入开展文化体验调研。在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他们看到竹编艺术的演变历程:从早期的竹篮、竹筛,到如今的灯饰、艺术摆件。讲解员介绍,每年这里都会举办竹文化节,吸引海内外游客。团队成员不仅记录展馆客流量和文创产品的销售情况,还特别关注年轻游客的反馈,以分析文化遗产在不同群体中的吸引力。


随后,在一位竹编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里,团队见证了竹编工艺的完整流程:选材、剖分、打磨、编织,每一步都需要耐心与技巧。七旬老匠人边操作边讲述自己的学艺经历,手中竹条飞快翻转,很快便成型。团队成员全程拍摄,并就“年轻人是否愿意传承竹编技艺”这一话题展开交流,了解到“后继乏人”是现实难题。

在乡村旅游调研中,兰沟村的民宿改造项目让成员印象深刻。庭院与房间装饰大量使用竹制品,游客不仅能入住,还能报名参加竹编体验课。团队收集并整理了游客的参与情况、消费偏好及相关反馈,并采访了几位经营民宿的村民,他们表示:“有了文化体验的活动,客人愿意多住一晚,收入也跟着增加了。”这让团队切身体会到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收益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成果延续 青春助力
实践后期,团队集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统计显示,大多数居民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但参与度有限;年轻群体兴趣不足,而老一辈则担心技艺失传。数据还揭示,文化遗产在乡村经济振兴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吸引游客、推动产业融合、增加村民收入三方面,但也存在融资渠道受限、项目趋同、人才断层等问题。
在总结会上,团队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科研论文与政策建议书,提交至地方相关部门。政府对在此过程中提出的“数字化保护”和“品牌国际化”建议尤为关注,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双方计划在秋季学期启动“竹编非遗数字化保护”线上项目,由团队协助整理影像与文档资料,建立竹编数字档案库,为后续推广与传承奠定基础。
 
7月26日,调研接近尾声。离开青神的前一晚,成员们仍在会议室里整理访谈记录与照片。桌上摊开的问卷与笔记,见证着他们在田间地头、展馆村舍收集到的一手信息。此次社会实践,不仅帮助团队完成了从观察到分析、从记录到建议的完整闭环,也让他们为青神县探索“文化+乡村振兴”路径留下了青春足迹。
文字来源:顾越 晁梓贤
图片来源:伏锐 刘星瑞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