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智绘芯途”团队:戏曲进社区 国粹润童心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李婷瑄 张芮莹)7月30日上午,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智绘芯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李婷瑄、张芮莹协助湖北文理学院的志愿者董向蓉、杨琦在武汉市钢花村街道119青少年空间开展了一场多元结合的“汉剧艺术奇妙之旅”课程。董向蓉、杨琦走进学生中间,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互动,让二十多名小学生零距离感受家乡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在他们的幼小心田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汉剧是什么?它从我们的家乡走来!”董向蓉以亲切的乡音揭开了汉剧的神秘面纱。“汉剧,是我们湖北武汉土生土长的古老戏曲,就像黄鹤楼、热干面一样,是刻在咱们家乡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已经唱了四百多年!”清晰有力的介绍,揭开了这门传统艺术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们骄傲地认识到:汉剧,是家乡献给中华文明宝库的珍贵礼物。
该课的核心环节,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沉浸式探索汉剧最迷人的文化底蕴。“红脸忠勇、白脸奸诈、黑脸刚直!”孩子们手持画笔,在空白脸谱上模仿勾勒,董向蓉讲解道:“这一张张脸谱,不仅是戏曲的‘表情包’,更是咱们中国人辨别忠奸善恶、传承美德的价值密码!”
杨琦现场播放语音音频,带学生领略汉剧的文化特色,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模仿起那韵味独特的拖腔与节奏,切身感受到汉剧声腔作为“民族音乐活化石”的律动之美。“原来戏曲这么好玩!”五年级学生李明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绘制的脸谱,“我要把它挂在家里,告诉爸爸妈妈这是我们湖北的‘国宝’!”欢声笑语中,传统艺术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据悉,汉剧承载着深厚的楚风汉韵,是湖北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在社区开展非遗课,旨在让学生从小认识家乡瑰宝、爱上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芮莹表示:“该课程不仅是一次艺术启蒙,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认同课,让学生们意识到保护与传承汉剧,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新时代少年肩负的光荣使命。”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