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智绘芯途”团队:指尖绽荷韵 巧手塑“廉”意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张芮莹 李婷瑄)7月30日下午,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智绘芯途”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张芮莹、李婷瑄协助托管班教师晏灵敏为二十余名小朋友带来了一节以“荷风廉韵”为主题的环保艺术课堂,深入探索了荷花的文化深意与生命之美,同时用废弃塑料袋为神奇画笔,让小朋友们感受到废物利用的魅力。
晏灵敏带领孩子们走近水中君子——荷花,通过生动的图文与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到荷花如何从淤泥中顽强萌发、破水而出,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性深深印入心间。他将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寓意娓娓道来——它既是清廉正直的象征,亦是纯净美好的化身。
活动室里,孩子们站在铺着画纸的长桌周围,手边放着洗净的废弃塑料袋。张芮莹把丙烯颜料分到瓷盘里,李婷瑄拿起一只塑料袋为小朋友们做示范,手指捏住袋口旋转,很快团成拳头大小的圆球。
“这样蘸粉色,轻轻按在纸中间。”张芮莹握住穿小赵小朋友的手腕,带着她在纸上按出半圆的印记。小林小朋友学着团塑料袋,颜料蹭到了指尖,李婷瑄递过湿巾时,他已经用带颜料的手指在画着“荷叶”的地方点了几下。
画纸上,粉色和白色的花瓣形状逐渐铺开,绿色的块状图案交错着延伸。张芮莹弯下腰,帮小朋友调整一个歪了的“花苞”图案。李婷瑄帮另一个孩子把团好的塑料袋扶稳。孩子们的作品在这样的互动中慢慢形成,每一处颜料痕迹都带着塑料袋特有的纹路,能看出荷花的样子。
据悉,这场环保艺术课堂超越了单纯的美术技巧学习,它将自然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环保理念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变废为宝”的过程中,直观理解了物尽其用的可持续之道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