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武科大“智绘芯途”团队:汉腔绘脸谱 童心传非遗

    2025-09-15    阅读:
    来源:大学校导网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张玉洁 朱廷怡)8月4日上午,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智绘芯途”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张玉洁、朱廷怡联合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愿者方诗仪、郭蕾,在武汉共同开展“汉话颂党史,汉剧传非遗—蒙养中国:武汉文化小传人”活动。该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汉剧魅力,在趣味实践中传承地方文化精髓,为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搭建了有效桥梁。
  活动现场,方诗仪以“你看过汉剧吗?喜欢演员们的衣服吗?”的提问开启互动,孩子们纷纷举手回应,现场气氛迅速活跃。随后,她播放汉剧相关视频,直观呈现汉剧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视频结束后,“演员们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动作有什么特点?”的问题引发孩子们热烈讨论,大家结合画面细节积极作答。方诗仪在总结中指出:“动作麻利洒脱是汉剧表演的鲜明特色”,并进一步梳理汉剧400年的历史脉络,详细介绍十大行当的角色特征,帮助孩子们建立系统认知。
  在脸谱文化解析环节,方诗仪聚焦颜色与纹路的象征意义,为孩子们解码脸谱背后的人物性格与故事内涵。红色代表忠勇,黑色象征刚直,繁复的纹路则暗含角色身份……生动的讲解让抽象的艺术符号变得通俗易懂。实践环节中,志愿者们分发脸谱绘制材料,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空白脸谱纸上自由设计纹路与色彩,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创作,一张张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脸谱陆续成型,成为孩子们与汉剧文化对话的鲜活载体。张玉洁、朱廷怡与郭蕾在现场协助指导,不时与孩子们交流设计思路,引导他们将对汉剧的理解融入创作。
  此次活动通过“讲解—观察—实践”的递进式设计,让青少年在轻松氛围中深入了解汉剧文化,既丰富了暑期生活,也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作为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活动展现了青年学子参与文化保护的责任与担当。让更多孩子成为传统文化的知晓者、喜爱者与传承者,助力汉剧等非遗项目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