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西南大学“薪传”社会实践小队走进贵州省盘州市保基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活动。队员们以青春之名,对话千年舞龙,通过亲身体验、影像记录与融媒体传播,为这项省级非遗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关注。
在保基乡,队员们拜访了当地资深的舞龙传承人,聆听他们讲述舞龙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同学们不仅认真观摩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套路,还亲手执起龙杆,体验舞龙的力量与节奏,感受传统技艺背后所蕴含的团结与奋进精神。
同学们正在跟随传承人学习龙体基本制作手法
队员们运用专业设备,全面记录了舞龙展演的全过程与传承人的口述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一手影像资料。这些素材不仅有助于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存,也为后续文化传播与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队员拍摄的用于表演的龙
面对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中遇到的挑战,“薪传”小队充分发挥青年优势,结合新媒体平台展开创新传播。他们拍摄制作了多个短视频、图文日记等融媒体内容,通过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让盘州舞龙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公众视野,吸引大批网友关注和点赞。
有队员在活动中感慨:“我们不只是来学习的,更是要来传递的。把这项美好的传统技艺让更多人看见、了解和喜爱,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也是一种荣幸。”
“薪传”小队与舞龙传承人合影留念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大学生深入乡村、贴近传统,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与团队协作能力,也展现了高校青年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积极作为。他们借助“非遗+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受众之间的连接点,为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注入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