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岛农业大学三下乡:聚焦生态农业,践行黄河战略

    2025-09-21    阅读:
    来源:谢国豪

  (通讯员 谢国豪)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聚焦生态农业,践行黄河战略”赴东营实践服务团在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李鼎立、辅导员陈旭的带领下于8月6日至10日赶赴东营开展实地调研、并与相关企业负责人展开交流。

  8月6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聚焦生态农业,践行黄河战略”赴东营实践服务团赶赴山东省泰升农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三冠园林进行交流学习、并与全国劳动模范李文燕开展交谈。

  在泰升农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实践团队员们参观了公司盐碱地果树种植示范园。果园内采用三叉树形及架棚的栽种方式,进行集约化管理,并采用行间生草、增施有机肥、铺石等方式来减轻土壤含盐量、改善土壤盐碱情况。随后,实践团队员与泰升农林负责人尚文顺开展座谈。尚文顺介绍道:“目前我们减轻盐碱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增施有机质,同时采用种植耐盐碱油菜花、使用渗碱管等方式也可以。”实践团拜访了全国劳动模范李文燕。李文燕在农业院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深耕果树种植技术,在黄河入海口东营这边盐碱地上抒写了属于自己的奋斗史。“大家作为农业学子,在校要主动认真的去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之后打好基础。要主动的深入产业一线,与土地打交道、与农民打交道。”李文燕道。

  8月7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聚焦生态农业,践行黄河战略”赴东营实践服务团赶赴东营市农高区,参观青岛农业大学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研究院和山东土地集团东营有限公司。在青岛农业大学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研究院,研究院专业教师带领实践团队员们参观了目前院内大豆、花生、地瓜等作物耐盐碱实验田地。通过人为改良土壤来便于植株生长、植物在生长中吸取土壤中盐分以改良土壤这种互作来达到耐盐碱作物生长、改良土壤盐碱情况的目的。院内试验田全部使用现代化大型设备,省时省力,可直接获取一手数据。在山东土地集团东营有限公司,实践队队员参观了园区内多种梨品种种植田,实地观察不同品种间的树干、茎及果差异。随后,实践团与公司负责人进行座谈。

  8号至10号,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聚焦生态农业,践行黄河战略”赴东营实践服务团于利泉村、马屋村开展调研,并于红色刘集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在利泉村、马屋村的实际调研中,实践团队员们深入调研村民生活现状,实践团主要从当地果树的种植、收入来源、经济的发展及生活的变化方面入手开展调研,并结合当地现状,开展专题宣讲会,与当地农民朋友们开展交流。在红色刘集教育基地,实践团队员们了解了关于《共产党宣言》诞生及在中国传播的故事,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