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学红十字会“急救护航,爱满万家”暑期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崇川区五一社区,举办了一场寓教于乐的“边玩边学”急救知识宣讲活动。活动以“家长温情陪伴、孩子主动参与”为核心,将专业急救技能巧妙融入趣味互动中,让安全知识在亲子协作中自然融入家庭生活,成为连接家长与孩子共学共长的温暖纽带。

(通讯员 罗丹供图)
志愿者们利用彩色呼啦圈在场地中圈出“危险水域”模拟场景,邀请家长与孩子组成“救援搭档”,分别扮演落水者与救援员,沉浸式演练“评估环境安全—安抚落水者情绪—规范施救”的完整流程。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不仅直观掌握了溺水自救要点与配合救援的方法,更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不盲目下水”的重要性;家长们则在引导互动中,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施救避免二次伤害”的理性认知。亲子间的默契配合与即时反馈,让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具象的行动指南,有效提升了家庭安全意识。
针对儿童日常易发的腿部抽筋、意外擦伤等常见意外,活动设置了多个互动站点。在每个站点,志愿者先结合模型道具进行细致示范:例如演示抽筋时的反向拉伸缓解方法,讲解擦伤后“冲洗—消毒—包扎”的标准步骤,同时拆解操作关键要点。随后通过趣味问答巩固知识——“擦伤后能用酒精直接涂吗?”“腿抽筋时该怎么拉伸?”孩子们踊跃举手抢答,答对即可领取文创奖品;家长则在旁轻声提示。亲子间的默契配合让知识吸收更顺畅、记忆更牢固,这些实用技能也在家庭中生根。
活动尾声,手工环节藏着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惊喜——艾草、彩布和针线整齐摆放,静候孩子们亲手制作“健康小锦囊”。孩子们挑选心仪的布料,在家长的指引下穿针引线,将散发草木清香的艾草仔细填入布囊,再认真缝合边缘。这份亲手缝制的香囊,既是满载心意的“健康信物”,更让“守护”的真谛随针线传递。
这场亲子急救课堂,不仅让参与的每个家庭实实在在掌握了安全技能,更通过生动地讲解和亲手实操,把专业的急救知识转化为家庭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安全指南。团队精心设计的趣味互动,让科学施救的理念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家长和孩子在共同学习、互相配合的过程中,那份守护彼此的警觉与责任在无形中深深扎根。

(通讯员 罗丹供图)
(通讯员 谷秋雨 郁菲儿 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