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调研合川文史,融入钓城旅宣

    2024-07-04    阅读:
    来源:“探古城文化 绘文旅新篇”美丽中国实践团
合川区因钓鱼城而闻名,钓鱼城已成为合川区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为进一步了解合川当地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后续对钓鱼城景区的文化宣传之中,智能工程学院 “探古城文化 绘文旅新篇”美丽中国实践团于2024年7月3日前往合川区美术馆(又名钓鱼城诗书画院)与卢作孚故居进行实地调研。

研调鱼城诗画院 感悟童趣艺绘韵

仲夏之月暑气渐盛,顶着愈发热烈的日光,实践团一行于7月3日上午八点半出发前往合川区美术馆。历经十数分钟的车程,实践团顺利抵达合川美术馆。馆外墙壁喷绘有充满童趣与奇思妙想的儿童涂鸦,小朋友以孩童独有的视角,以画传情,展现内心对于美的理解,对于生活点滴的感悟。

实践团移步馆内,正逢“种子·力量”合川第二届少儿美术作品双年展于美术馆内展出。展厅内的艺术作品形式各异,水墨长卷、古朴铜塑、精美漆扇。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展厅内数幅水墨长卷绘声绘色的再现了钓鱼城之战的壮烈与传奇,从蒙军围攻城下到宋军奋力反抗再到蒙哥阵亡钓鱼城下,以水墨的特殊意韵传递钓鱼城意蕴。只存在于脑海中的天马行空的联想变作可视可触的“艺术品”展览于馆内展厅之中,透过这些或质朴或精美的艺术品,能够看到地方文化对于当地儿童对美意识的塑造,以艺术形式浸润儿童心灵。

探访卢作孚故居 研习钓鱼城意蕴
离开美术馆后,实践团沿路前往卢作孚故居。卢作孚系重庆市合川籍著名爱国实业家,在合创办民生企业。通过故居内图文介绍,实践团了解到卢作孚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决心,改变了航运长期被外国轮船公司垄断的情况。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故居之内,青砖绿瓦是沉默的见证者,红柱木雕是无言的亲历者。岁月洪流的冲刷下,它们抵住时光的侵蚀,为后来者留守历史的遗韵。

卢作孚的生平事迹与钓鱼城所传递的民族精神高度契合。钓鱼城之战中将士抵死不降,直至蒙军承诺不伤城内百姓性命;宜昌大撤退中,卢作孚承受丧母之痛之际仍强打精神只为运送川军出川抗战。钓鱼城将士用生命诠释了忠勇,卢作孚用一生践行奉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他对钓鱼城意蕴的继承和发展。

美术馆外的童真童趣,提供了宣传钓鱼城的独特视角;美术馆内的奇思妙想,展现了合川钓城文化对于美的塑造;卢作孚的生平事迹,体现了钓鱼城内涵延续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实践团深入了解合川文化与钓鱼城意蕴如何内化于当地人心中,深刻体悟了合川文化与钓城意蕴的内部关联。美丽中国实践团持续更新中!
 
(文/徐梦琳 图/雷燕榕 吴虑)
智能工程学院“探古城文化,绘文旅新篇” 美丽中国实践团供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