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9 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文明传习志愿者服务队满怀热忱与期待,踏入了御景湾社区。一场以传播文化为核心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幕就此拉开,仿若一颗希望的种子,在社区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瞬间点燃了居民们的热情之火,迎来了一场属于他们的文化盛宴。
在活动筹备的漫长历程中,志愿者们未雨绸缪,早早地便与御景湾社区展开了深入且细致的沟通协调工作。他们穿梭于社区的各个角落,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居民们亲切交流,认真倾听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诉求。经过无数次的商讨与精心策划,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活动环节逐渐成形,犹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只待活动当日惊艳亮相。从剪纸艺术传授到文艺表演,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志愿者们的心血与智慧,承载着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无限期待。
活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帘。志愿者们不辞辛劳,一到场地便立刻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整理工作中。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拿起扫帚和簸箕,将场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摆放桌椅,确保每一行每一列都整齐划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略显杂乱的场地很快就焕然一新,为即将到来的活动提供了宽敞明亮、整洁舒适的环境。
剪纸艺术传授环节无疑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志愿者于华敏以其专业的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他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神情专注而自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大家讲述着剪纸艺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到历代剪纸艺人的传奇故事,居民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了剪纸艺术在岁月长河中的独特魅力。随着讲解的深入,于华敏开始亲自示范剪纸的基本技巧。他手中的彩纸如同有了生命一般,在他的剪刀下翩翩起舞。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便呈现在大家眼前,引得居民们阵阵惊叹。
在实践操作环节,居民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剪刀和纸张,纷纷效仿。然而,剪纸这门看似简单的艺术,实际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一些居民在折叠纸张时遇到了困难,还有一些在剪裁图案时出现了失误。于华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问题,他毫不犹豫地走下讲台,手把手地为居民们提供指导。在他耐心细致的帮助下,居民们逐渐掌握了技巧,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他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将一个个普通的图案赋予了独特的创意,剪出了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许在技法上不够精湛,但每一幅都蕴含着居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是他们与古老艺术的一次亲密对话。
剪纸环节结束后,文艺表演紧接着拉开了帷幕。实践队员李铭轩和于华敏强强联手,为居民们带来了小品《机器人》。舞台上,李铭轩饰演的机器人呆萌可爱,一举一动都透着诙谐与幽默;于华敏饰演的机器人主人则聪明机智,两人之间的互动默契十足,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小品以幽默夸张的表演形式,展现了科技与人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让观众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多元性与创新性。一位社区工作者看完表演后,感慨地说:“这次三下乡活动组织得非常好,不仅丰富了我们社区的文化生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活力与热情。他们就像一群文化使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活力。”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并未急于撤离,而是与社区居民们围坐在一起,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他们认真倾听居民们对活动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将每一句话都铭记在心。居民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这种对文化的向往与追求,深深触动了志愿者们的心弦。
此次三下乡活动,曲阜师范大学文明传习志愿者服务队以文化为桥梁,以志愿精神为纽带,成功地将文化知识与欢乐传递给了御景湾社区的每一个居民。他们在社区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播撒下了文化的种子,让传统文化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他们也为社区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文化种子将在志愿者们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