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东北农业大学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探索乡村教育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04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乡村教育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萤烛微光”乡村教育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智启乡途,桃李春风——助力乡村教育实践”项目,投身乡村教育一线,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2025年寒假,实践团深入乡村,紧扣乡村教育需求,通过多维举措赋能乡村教育发展,为乡村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与希望。

实践团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河北省承安镇西五楼村、彭家庄乡小宅铺村等地开展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乡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学生学习状况等。调研结果显示,乡村学校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短板,这为后续的帮扶工作明确了方向。实践团成员与乡村教师、家长深入交流,收集一手资料,为支教活动和教育改革提供有力依据,做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在支教过程中,实践团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乡村学生带来丰富的课程。除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外,还引入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开展课外辅导和兴趣小组活动,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绘画、音乐、体育、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帮助乡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实践团举办励志讲座,成员们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学习方法和职业规划,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讲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增强了自信心与学习动力,在学生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

实践团还关注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调研乡村学校网络覆盖、计算机配备、多媒体教室等情况。引入智慧课堂、在线教育平台等信息化教学工具,丰富学习资源,打破时空限制,让乡村学生能够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效率,缩小城乡教育数字鸿沟。

经过扎实实践,“智启乡途,桃李春风”项目形成了丰硕成果。撰写《河北省乡村小学教育帮扶实践报告》,系统梳理乡村教育现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助力方案;形成实践日志43篇、课程教案12份、教学视频6部,发布实践推文8期,记录实践点滴与经验;编制《乡村教育帮扶实践指南》,涵盖需求调研方法、特色课程设计模板、家校协同策略等内容,为后续乡村教育帮扶提供参考。

此次实践,不仅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也为实践团成员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成员们深入乡村,了解乡村教育现状与挑战,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在服务乡村中实现自我成长与价值。

项目收官后,实践团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长远发展,推动更多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计划与更多乡村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支教活动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为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东北农业大学“萤烛微光”乡村教育实践团以青春之名,点亮乡村教育之光。他们的行动是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东北农业大学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探索乡村教育新路径
  • 广西师大童心织梦队:以爱为名,温暖留守的童年
  • 寻香龙脊茶韵,筑梦乡村振兴
  • 寻香龙脊茶韵,筑梦乡村振兴
  • 龙脊茶,源自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瑰宝,凭借其卓越的品质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高山云雾中的香醇之茶”。
  • 03-03
  • 聚焦河南育龄人群生育意愿:深度调研洞察与政策导向探索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