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调研行:触摸文登农村能源变革的脉搏
发布时间:2025-03-24 阅读:
2025年2月11日至13日,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绿动齐鲁,碳寻新路"调研团队深入威海市文登区的田间地头,用三天时间探寻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的生动实践。从光伏闪烁的农家屋顶到海风轻拂的"渔光互补"基地,大学生们用脚步丈量能源变革的乡村图景。
一、屋檐下的能源革命
在张家产镇口子李村,团队成员跟随村支书走进村民家中。蓝灰色的光伏板覆盖着红瓦屋顶,屋檐下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发电数据。"去年冬天我家用电暖气取暖,光伏发的电不仅够用,剩下的还卖了1600多块。"村民老刘滑动手机里的电力APP,账单数据与文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户均年减支500元"的承诺相互印证。
调研发现,这个曾以烧煤取暖为主的村庄,如今87%的家庭用上了"光伏+电采暖"。团队成员举着红外测温仪测量外墙保温层厚度时,路过的村民打趣道:"现在咱们村屋顶会发电,屋里暖和外头蓝,城里专家来了都拍照!"
二、盐碱地上的能源魔法
在泽库镇前岛村废弃盐田改造的能源基地,三台风电机组与光伏阵列在夏日的海风中同频运转。国网工作人员指着控制室的数字大屏介绍:"这里储存的电能,够周边三个村连续用三天。"团队成员翻阅的运维日志显示,该电站投运以来累计减少碳排放1.2万吨——相当于7000亩松树林的年固碳量。
最让同学们惊叹的是侯家镇的"渔光驿站"。站在观景台上望去,280亩光伏板如波浪般起伏,板下池水中隐约可见浮动的海参。"光伏板遮阳让水温更稳定,今年海参产量涨了近两成。"养殖户王大姐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水下监控画面,引得队员们围拢观摩。
三、能源服务站的暖心账本
宋村镇能源服务站里,墙上的智慧终端正跳动着各村的实时用能数据。站长掏出三本特殊的"账本":蓝色封皮的政策汇编记录着12项惠民措施,黄色封皮的改造台账登记着217户家庭设备升级记录,红色封皮的增收名录则记载着村民光伏收益。
"我家装了20块光伏板,政府补了40%的安装费。"正在办理补贴申请的赵大爷给团队算账,"现在不仅用电不花钱,卖电的钱够给孙子买半年奶粉。"服务站工作人员补充道,这样的"光伏养老"家庭在文登已有3800多户。
四、青春与乡野的双向奔赴
深夜的团队驻地,电脑屏幕映亮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来自不同班级的队员正在交叉验证数据。"能源转型不是冷冰冰的技术替代,而是有温度的生活升级。"队长王浩同学在总结会上感慨。他们的发现已被转化为6条政策建议,其中"建立改造效果可视化系统"的提议,正与文登区新开发的能源服务APP不谋而合。
作者:李欣儒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三下乡推荐
-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
-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参观经历。纪念馆通过展示和解释,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色革命的历史和沙家浜这个地方在中国
- 03-14
- 江海少年行 法治护水清
- 2025年3月13日,由“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主办的《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普法活动走进泰州市实验小学六年级11班
-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