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校园 AI 使用情况的社会实践调研中,教学创新领域的 AI 应用情况备受关注。我们走访了多所学校,发现 AI 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一些学校已在教学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学校利用 AI 虚拟现实(VR)教学设备,让学生 “走进” 恐龙时代、深入人体内部等,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体验,比如在生物课上,学生通过 VR 设备能清晰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有的学校引入 AI 互动板书系统,老师的板书内容可实时同步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方便学生课后复习,还能自动识别重点内容并生成思维导图。不过,这些创新应用的普及度还不高,多数学校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
未来,AI 在教学创新上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推广 AI 情景化教学系统,该系统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虚拟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探索学习。例如,在语文课堂学习古诗时,系统可创设古诗所描绘的场景,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在地理课堂上,能模拟不同的气候环境,让学生直观了解气候特征。同时,AI 跨学科教学辅助工具也很有价值,它能打破学科界限,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在讲解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时,系统可关联到建筑设计中的几何应用,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实际价值。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要 “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学习的深度融合”。随着 AI 技术在教学创新领域的深入应用,课堂将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室和课本,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更加灵活多样,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将得到有效培养,推动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
